《周易》一書,乃是我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也曾被視為一本算命占卜的書。
兩千多年來,《周易》的智慧源遠流長、歷久彌真。
一句句告誡,一條條對策,就像是先人為我們預先備好的一把把鑰匙。
《周易》傍邊有三大“天機”,也是人生傍邊的三大忌諱,一旦讀懂,受益無量。
1
大話失信
《易經》中有一卦,曰“謙卦”。
此卦,卦體中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
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
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現不出來。
用來比人,表明此人德行很高,但能自覺地不顯揚。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刀鞘保護刀的尖利,它自己則滿足於它的愚鈍。”
我們我國也有一句諺語:“自後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做人當謙善,好説大話,易招禍殃。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個方士好講大話。
他自稱活了幾千年,見過宓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穆天子、瑤池聖母等等。
有一天,趙王從馬上摔下來,傷得不輕。
醫生説,需求千年以上的血才乾治癒,所以趙王就指令把方士殺了取血。
嚇得方士趕緊弄清自己是吹噓,可是趙王不信他,認為他是為了保命而説謊,還是把他殺了。
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慎言,
大吹牛皮,誇誇其談,自己誇下的海口,往往成為捆綁自己的桎梏。
2
大欲失命
《易經》需卦辭:“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説的是,只要是人都有需求,動物也不破例。
但人當堅持恰當的願望。
莊子説:“嗜慾深者天機淺,嗜慾淺者天機深。”
一個人如果貪婪無度,嗜慾太深,生命的靈性和智慧就會一點點消磨殆盡。
人生的福報也天然與其無緣,反而可能招來禍殃,甚至有性命之憂。
春秋戰國時期,秦惠王專心想要吞併蜀國。
怎樣辦蜀國山路高低,秦軍無法進入蜀地,秦惠王也沒轍。
後來秦惠王得知,蜀王生性貪婪,常常為了一己之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所以秦王命工匠打造一頭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後面塞入很多的珠寶綢緞。
然後放出音訊説,這頭石牛會屙金子。
蜀王得知這一音訊,仰慕壞了,一門心思想着怎樣才幹得到這頭石牛。
不久之後,秦惠王的使者來到蜀國,表明秦王為向蜀王示好,願將石牛相送。
蜀王聽後,喜從天降。
但使者表明憂慮,因為石牛身形巨大,而蜀國又地形高低,想從秦國運來恐有不方便。
蜀王表明馬上修路,接着不顧大臣對立,徵調很多民工,將蜀國的險徑修成了平整大道。
然後派五個大力士到秦國去迎候石牛。
而一起迎回來的,還有悄悄跟在後邊的秦軍。
秦軍就此長驅直入,一舉滅了蜀國。
老子説:“禍極大於不知足;咎極大於欲得。”
實際中像蜀王這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例子,真實是太多了。
人生在世,需求有點願望,否則與鹹魚有何差異?
但願望太大、太滿,那就只會拔苗助長,終究被願望反噬。
這個世界夸姣的東西真實太多,盡頭一生也無法尋求完盡。
生而為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願望。
3
大懼失節
《易經》震卦中上六爻曰:“震索索,視矍矍,徵兇。”
意思是説,雷霆來襲時,假使索索不安,驚慌四顧,那就危險了。
引申開來,做人過火膽小,過火懼怕,就容易意志不堅決而失掉準則和底線。
做人幹事的準則和底線丟了,也就離兇險不遠了。
《晉書》有這樣一則典故:
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卒、騎兵90萬,攻擊江南的晉朝。
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
苻堅得知晉軍兵力缺乏,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前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戰士死傷萬餘。
前秦戎行鋭氣大挫,軍心動搖,戰士驚恐萬狀,紛繁逃跑。
而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戎行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戰士。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暗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仗地輿優勢扭轉戰局。
然而,苻堅再次輕敵,被晉軍殺得潰不成軍、丟盔棄甲。
前秦戰士慌張逃命,聽到風聲或鶴叫,都憂慮是晉軍要打來了。
這就是成語“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由來。
恐懼是人在面對危險和不確定因素時的一種本能。
但過火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前怕狼,後怕虎”。
幹事需求有所害怕,卻不能害怕過了頭,亂了陣腳,失了尺度。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不流暢難明,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裏下手開端閲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不流暢難明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裏面還有相近的註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厚厚的一大摞書,講述了易經全文原文、譯文與給後人的啓示。每天睡前讀一讀,豐富自己的履歷,添加自己的人生感悟,何樂而不為?
從《易經》的規律下手,整理和補葺自己過去的陳腐理念,連接本真的自己,開釋原生的力氣,逐漸建立新的理念。新的理念,會帶你到達新的高度。
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S 圖解易經 原版原著白話版 周易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