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五一小節假前,同事小柔,興高采烈地説自己要和家人以及相熟的幾個鄰居去自駕遊。出發前的她對這次行程充滿了美好的期待,畢竟誰不喜歡紅塵作伴、瀟瀟灑灑地去看看這世界呢。
但自駕游回來的小柔,完全沒有看過世界的興奮,反而是一臉的疲憊。
當被問及旅行怎麼樣時,小柔一臉的厭棄,抱怨之詞傾瀉而出。倒不是因為行程勞累,而是一起旅行的人太糟心了。
整個旅行過程中,因為想法、消費觀念、作息習慣等不同,一行人心力交瘁格外的不愉快。比如鄰居A每次去一個新的地方時,出發前都會遲到一個多小時,好幾次因為鄰居A的遲到導致大家沒有吃到當地美食,或者沒有看到計劃中的景色。
為什麼説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再比如鄰居B總在大家消費的時候,説各種諷刺難聽的話甚至干涉自己的消費,但是碰到她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想要買什麼的時候,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也不管是否會耽誤大家的行程。
一個星期的旅程結束後,很明顯大家對彼此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不再有往日的親密。
其實在此次旅行之前,小柔一家和幾位鄰居關係的狀態是相當不錯的,平日裏各忙各的偶爾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但他們都低估了關係的脆弱性,沒有清醒地認識到人和人之間應該有合理的邊界。
朋友是分類別的,適合一起吃飯的朋友可能不適合一起打球,適合一起工作的朋友可能不適合旅行,適合和你聊聊雞毛生活的朋友也可能不適合聊哲學。
為什麼説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對方總有不合你心意的地方。我們之所以對一個人失望、疲憊、心生不滿。
是因為我們對對方有期待,我們渴望那些和自己有親密往來的人,能夠完全地符合自己的預期,希望他們説的話做的事和自己想象的一樣。
可是那只是你的希望,並不是真實的對方。現實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自成體系,且不容侵犯。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認知不協調”,指人們對某件事情的認知和事實本身不相符。費斯汀格認為當不協調出現,人們的本能反應是減少或者避開不協調的存在,以保證自己心理狀態的平衡。
為什麼説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我們以為和熟人一起去旅行會非常美好,就是典型的認知不協調,當出現矛盾後彼此之間的關係親密度降低,即可理解為迴避認知不協調。而認知不協調的強度與個人的主觀感受聯繫非常緊密,就像我們喜歡一個人,就有可能會看不到這個人身上的缺點。
要減少認知不協調對個人的影響,途徑有三:
一、改變行為,讓自己的行為和認知符合。
二、改變態度,使其符合行為。
三、引進新的元素,改變不協調的狀況。
將這一原則延伸到人際關係中,我們可以如此理解:如果你真的想要和熟人一起去旅行,那麼在旅行之前就應該瞭解好彼此的習慣、想法等,如果有無法調和的不一致,那就不要一起旅行,以免影響關係的親密度。
如果在明知彼此步調不一致的前提下,你們還是選擇了一起旅行,那麼在旅途的過程中產生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就不要抱怨承受即可。
為什麼説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期望和結果一致,關係就不會因此而惡化。可遺憾的是我們周圍有太多人混淆自我期望和現實了,所以與其説是價值觀、行為模式的不同讓他們痛苦,不如説是他們自己的認知能力將他們拖向了複雜的深淵。
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並非是朝夕相處,而是保持距離、彼此尊重。給關係喘息的空間,它才能健康長久地維繫下去。
作家三毛曾説:“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而隔離。”
不和熟人一起去旅行並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現。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深知人性多變,且不願破壞現有的關係,才會保持距離。對於朋友,應當遵循兩個原則:熟不逾矩,熟不越界。
在相處的過程中,不要以熟識為藉口而忽視應該保持的分寸感,勿要事無鉅細地參與對方的生活。人和人之間的界限一旦被打破,麻煩和衝突就會如暴風雨般襲來,那時關係再無迴轉的餘地。
人和人關係最好的狀態是舒服,我們並不一定要一起經歷生死、經歷生命的大起大落,在一起舒服就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6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説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