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語外,對漢語影響最大的外語,現在只剩1萬多人在説
現在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不過大家知道,語言不是孤立的,各個語言之間是能相互交流的,比如現在的朝鮮語(韓語)、日語、越南語就深受漢語影響,其中有很多漢語詞,有的連發音都差不多。
那漢語有沒有受過外語影響呢?有的,對漢語產生影響最大的外語有兩種,一是日語。
日語的情況比較特殊,之前受漢語影響,但近代又反過來影響漢語,大家知道19世紀的時候,殖民者東侵,西學東漸加速,日本接受近代化比較好,翻譯了很多外語著作,而日本人高層也是用漢字的,所以他們翻譯的很多詞都是漢字詞,中國人後來也拿來用了,這種比較特殊的詞就是“和制漢語”。
這些詞有哪些呢?隨便説幾個吧:“社會”、“經濟”、“俱樂部”、“細胞”等。
那另一門是什麼呢?這種語言啊,曾經有極大影響力,在文學、藝術、宗教歷史上至今仍有重要地位,但是現在其母語使用者卻極少,全世界70多億人,以它為母語的現在也就1萬4千多(2001年統計數字)。
這種神秘的語言是什麼呢?可能有人猜出來了,這就是著名的梵語。
梵語,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與它關係最密切的上古語言是伊朗語支的古波斯語和阿維斯陀語,已證實的最早梵語文本是印度教的梨俱吠陀,定位在旁遮普地區,時間為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中後期。雖然找不到這麼早期的文本,但學者確信文本的口頭傳播是可靠的,並且認為這是對宗教傳承至關重要的儀式文獻。
可能很多人覺得梵語不太是一種正常語言,而是一種類似“宗教註釋”之類的東西吧,這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這個語言確實已經成了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另一種原因是,咱們中國人接觸梵語,基本就和佛教有關。
梵語對漢語有哪些影響呢?當年一些高僧翻譯佛經的時候,梵文佛典直接音譯過來的,於是,佛、禪、菩提、菩薩……等梵語詞進入漢語;除此之外,有些詞也由佛教界傳到了世俗界,比如:剎那、方便、塔、世界、魔…..
中國古代佛教四大譯經師: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
可見,梵語的影響力曾經是極大的,它到底是怎麼成為一種式微的語言的呢?
現存最古老的梵語文法是波你尼的《八篇書》,大約於公元前四世紀成形。它本質上是規範性文法,就是説它定義(而非描述)了正確梵語的用法,這裏所説的“梵語”不作脱離於其他語言的特殊語言看待,而是視作講話的高雅純正或完美方式。
梵語本身就不是一種用於正常交流的語言,梵語意思是“完全整理好的”語言,它是古代印度上層使用的一種學術語言,它是從更早的“吠陀”形式演化出來的,所謂“吠陀”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之後發展成了梵語。
吠陀梵語是吠陀的語言,用它撰寫的,有一大批讚美詩、咒語(本集)、神學討論和宗教哲學討論(梵書、奧義書),是印度教的最早宗教文本。目前的假定是:吠陀形式的梵語存活到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大約在這個時期梵語開始從宗教和學習的第一語言轉變為第二語言,這標誌着古典時期的開始。“古典梵語”就是現在我們説的“梵語”。
在尼泊爾境內發現的寫在貝葉經上的梵文(11世紀)
而“古典梵語”(又稱“波你尼”梵語,波你尼是梵語文法家)有什麼特點?它的一些文法,用詞等偏離了傳統規定,部分專家相信應該是受到俗語的干擾,或者是革新而致,現代東亞等國語言的引入詞都來自於這種梵語,其用語也比嚴謹的古典梵語更為通俗。
舉個通俗一些的例子吧,梵語大概就相當於古代中國社會上流説的一些高雅文言文,這一般老百姓是聽不太懂的。就像中國後來也搞“新文化運動”一樣,“梵語”也不可能成為大眾語言。現在印度的一些印地語、孟加拉語、馬拉蒂語和古吉拉特語等等現代印度語言,就是由梵語發展而來的。
但梵文有相當的特殊性,在現代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經典中依然可以隨處遇到梵語。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
克什米爾的夏拉達文濕婆教手稿 (十七世紀)
梵文是什麼文字呢?最早的已知梵語碑刻可確定為公元前一世紀。它們採用了最初用於俗語而非梵語的婆羅米文。第一個書寫梵語的證據,出現在晚於它的俗語的書寫證據之後的幾個世紀,這被描述為一種悖論。在梵語被書寫下來的時候,它首先用於行政、文學或科學類的文本。後來(4到8世紀)從婆羅米文演化來的笈多文開始流行。從8世紀開始從笈多文演化出了夏拉達文。最後在11 或12世紀的時候它被天城文所替代,自19世紀晚期,天城文被定為梵語的標準書寫系統,十分可能的原因是歐洲人有用這種文字印刷梵語文本的習慣。
這些經書裏面一堆梵語
但梵語也不像拉丁語一樣,成了一種死語言,只剩少數基督宗教神職人員及學者可以流利地使用了,梵語還是有人在日常使用的,1991年印度人口普查報告了49736名流利的梵語使用者,而到了十年後,以梵語當母語的只剩一萬多了。這些人估計祖上可能都是些不得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