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拳師:招式源於生活,不好看卻很實用

苗拳師:招式源於生活,不好看卻很實用

【人物檔案】

人物:龍正雲 苗族 69歲

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武術代表性傳承人

初識苗拳,它並沒有像想象中的拳法那樣虎虎生風、氣勢十足,而是有點“莊稼把式”的味道。

“苗拳觀賞性不強,但很實用。”7月29日,在鳳凰縣山江鎮涼燈村的龍正雲苗族武術基地,正在帶着幾個徒弟練拳的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武術代表性傳承人龍正雲笑呵呵地告訴記者。

涼燈,苗語意為“老鷹落腳的地方”。這裏平均海拔800餘米,屬典型的苗家集居村寨,境內懸崖峭壁,溝壑縱橫,形成秀美的山水峽谷風光。同時,它還是一個傳統古村落,古樸苗寨保存完好,民風淳樸,民族風情濃郁。

這裏的房子是清一色的土屋,屋身的下面小半截是青色的石塊、上面用黃泥磚砌成,既堅固耐用,又防水防潮。在每家每户的門口,都有一小方平地,以供晾曬穀子、苞谷之用。作為一個有300多年曆史的村落,涼燈村已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龍正雲的苗拳傳自其曾祖父、“湘西王”陳渠珍的黑旗大隊武術總教官龍長卿。龍正雲説,他12歲開始跟隨爺爺練習苗拳,40歲開始授徒,至今已收了二十多名徒弟。“現在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了,學習苗拳的人也少了,所以我就搞了這樣一個苗拳基地,就是希望大家能多來學習苗拳,把祖上的東西繼續傳承下去。”

“我們的苗拳有十二式,主要講究拳打‘四門’,腳踩‘品’,進退走‘之’似蛇行。因為沒有花裏胡哨的招式,所以打起來並不好看,但是‘快準狠’,往往是一招制敵。”龍正雲的兒子龍英輝介紹,苗家的功夫與日常的勞作息息相關,許多招數也是從日常勞作中演化而來。比如棍法中的“單頭棍”,就是根據鋤地的時候演化出來的招式。

苗拳師:招式源於生活,不好看卻很實用

龍正雲的侄兒龍平海告訴記者,他們這一代共有堂兄弟十多個,基本上每人都會被要求學拳。“我們家族在過年團聚時不會圍在一起打牌娛樂,而是大家聚在一起打拳、練拳。看似簡單的一套拳法,即使是在冬天,一套打下來,個個都是汗流浹背。”

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明白苗拳的一招制敵是如何的“快準狠”。龍平海特意與記者進行了演示。當記者一拳打過去,他並未閃躲,而是一個“之”字步迅速近身,在記者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被一個側手“擊喉倒地”。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在現場,記者還碰上了隔壁村的龍先生帶着12歲的兒子,特意驅車20多公里來這裏學苗拳。“我在我們村以前也練過苗拳,是跟龍師傅的徒弟學的,聽説他現在搞了個苗拳基地,就在暑假期間特意帶兒子過來學一學,瞭解一下我們苗族的傳統,還能強身健體,這比在家裏天天玩手機有意義多了。”

“我們苗族人以前比較偏瘦小,所以當時練拳就是為自衞防身和抗擊外敵。”龍平海説,現在是和平社會,我們不去爭強鬥狠,而是以鍛鍊身體為主要目的。“我們也真誠地邀請大家來山江鎮感受苗族文化,來涼燈村體驗苗族武術。”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5 字。

轉載請註明: 苗拳師:招式源於生活,不好看卻很實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