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營城是長城要隘馬蓮口之南的第一道防禦屏障和必經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馬營的寺廟眾多,被譽為塞外“廟都”。
馬營城位於赤城縣城西北60裏處,北接沽源,西靠崇禮。
馬營舊名震州,又名西貓兒峪,馬營一名源於明代。明將楊洪率兵築城並駐守於此,人稱兵馬營,後簡稱馬營。
據《赤城縣誌》載:馬營城築於明宣德七年(1432年),隆慶年間包磚。堡城週六裏五十步,高三丈五尺。堡樓四,角樓四,鋪二十四,堡門四,東曰宣文、西曰昭武、南曰廣義、北曰恆仁。四門建有甕城。
馬營城東至獨石城30裏,西至松樹堡15裏,南至雲州堡30裏,北至君子堡20裏,為當時獨石路所轄口外八城堡之一。據史載:“(馬營)有警則設伏鎮寧墩堵剿,半壁店、倉上堡相為應援,松樹堡可以邀擊,君子堡為之擊尾。”各城堡間防守嚴密,互為犄角,共同構成塞外邊關的守備屏障。
馬營城的特點在張家口的古城堡中十分顯著。首先是建築時間短。當時明將楊洪率士卒約萬人於荒山野嶺之間,荊棘叢林之中,“披榛莽、築城堡、立烽堆、逾月而成”。(《楊洪神道碑》載)如此規模的城堡,不足兩個月就築成,這在古代堪稱奇蹟:其次,馬營堡西城牆全部建在西部山上,西南、西北兩角分枕冠帽山(一稱紗帽山)和西山,當地百姓將此二山形象地比喻為鳳凰的兩翅,馬營也由此得名“鳳凰城"。
馬營堡城西門建在山坳中,西山兩峯上分別建有兩座敵樓。若敵攻西門,敵樓守軍可順勢而下增援,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現在看來,馬營堡西城牆建在西部山上實在是明智的選擇。因馬營三面平川,惟西部臨山,若建於山下,敵登山俯瞰,城中佈防盡收眼底,馬營城將無險可守。
説起馬營就不能不提獨石路長城。獨石路長城起於今宣化、崇禮、赤城三縣交界大尖山,止於今北京延慶縣永寧堡,計長462裏(明《北中三路誌》載此段長城計522裏),這就是獨石路西、北、東三面的邊際。而馬營堡界內長城東起獨石雙望墩,西至鎮守新店台,長達114裏,可見其位置之重要,難怪《獨石路長城形制》(清儲大文著)一文將其與獨石並稱為“孤懸口外第一滷衝”。
馬營自建城始即屬萬全都指揮使司(治今宣化)轄下開平衞(治今獨石口鎮)統領,明嘉靖九年(1530年)屬宣府鎮獨石路(北路)。明萬曆十八(1590年)後,獨石路分為上、中、下三路,即歷史上所説的“北中三路”。馬營屬上北路。據《赤城縣誌》載:當時,馬營堡共守備官軍1382名,戰兵馬91匹。軍器計威遠等炮69位,生鐵大將軍、英子等炮27位,三眼並枴子槍310杆。
清朝京北安定,馬營城的守備官軍有所減少。《赤城縣誌》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馬營城設千總一員,馬步守軍85名,備馬27匹,隨營軍器計大小炮182位,生鐵炸炮560個,鳥槍28杆等。以後數年屢屢奉旨裁減,至光緒七年(1881年)馬營城設馬步守台兵只有27人。
馬營城在赤城縣的城堡中規模較大,其古建築更是自成格局,頗負盛名。據載,馬營城內有三條大街:東曰富貴街,西曰青砂街,中曰榮華街,另有72道巷口、72口水井。
馬營的古廟之多,構築之精美,也令人歎為觀止,堪稱塞外“廟都”。城中廟宇的佈局主要分三部分:
城北有龍王廟、火神廟、老爺廟、馬神廟、姑姑廟、狐神廟、水母廟;
西山及西山腳下有老龍王廟、泰山廟、觀音廟、千佛廟、十王廟、大寺城隍廟、眼光寺;
在城南、城東、城中還建有小龍王廟、真武廟、藥王廟、菩薩廟、東嶽廟、財神廟、大小五道廟、山神廟等。
説到馬營的眾多廟宇,還有一段流傳至今的民間故事:明朝戍守馬營的楊洪屢建戰功,引起朝中一嫉賢妒能奸臣的不滿。他伺機假傳聖旨,説英宗皇帝要巡幸馬營,命楊洪速建行宮。楊洪領旨後不敢怠慢,晝夜施工修築宮殿、樓台。快竣工時,奸臣於金殿奏本,誣告楊洪蓄意謀反。英宗皇帝信以為真即派人查問此事。消息傳到馬營,急壞了正在督工建造的楊洪。情急之下有人獻計,速將宮殿略加改造為寺廟,並用蕎麪捏造神像即刻彩繪。楊洪採納此言,這才免遭劫難。欽差走後,廟內看守鬆懈,城中獵狗聞到蕎麪香味,紛紛跑來啃食,由此留下了這樣一句歇後語“馬營的佛爺一一狗吃了”。有趣的是,“北觀”的建築宏偉壯觀、別具一格,據説其建築格局與故宮相仿,這似乎驗證了民間的傳説。
可惜的是,馬營城內的古建築全部毀於1949年前的連年戰火,馬營堡的繁榮也只存於歷史的記載和老輩人的訴説中。
今天,馬營城的舊城垣依然保存,雖然城磚已失,但遠望全城,面對起伏於平川與山脊上的城牆,仍舊會讓人感嘆其昔日的恢弘氣勢。
——節選自《厚重的古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