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曲一刀開通粉絲羣啦,歡迎各位易友移步QQ羣:516324051,和美女主編曲藝進行深入淺出的交流~
先做一道計算題。
為了學業,為了夢想,為了賺錢,很多人少小離家。其中的大多數每年春節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最多呆10天,而這10天,走親訪友,約飯,約電影,各種同學聚會就佔據了大部分時間。
最後一算,回家的這10天,完完全全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到3天。
如果你的父母現在50歲,假如他們能活到90歲,那你還能再見父母多少次?相處多少天?説上幾句話?
01
“電話裏的他們,百毒不侵、金剛不壞。”
有那麼一種人,不怕死,不怕累,不怕九九八十一難,只怕自己生病,怕給自己的孩子添麻煩。
為此,在電話那頭,他們永遠都是無所不能,金剛不壞。
他們總是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像神一般,突然出現,給我們幫助,給我們驚喜。
“爸,我最近工作.......”
他們是你情緒的垃圾桶,在他們前面,你可以不用假裝,不用戴面具,不用做演員。
“媽,我最近錢有點兒......“
他們是你不用轉入只用轉出的銀行卡,你還沒有説完,錢就已經打入你的卡里。
但當你問起他們的情況,他們的回答永遠都是自己吃得好,穿得好,很健康。可如果你有千里眼,你會發現,他們飯桌上的菜單與電話裏的菜單根本就不一樣。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牀的老伴,女兒遠在成都生活,怕給女兒增添麻煩,她在腦海裏設想了n種老伴突發情況。
但唯獨沒想到,有一天癱瘓的老伴會掉到地上。無助,絕望,擔心,手機通訊錄裏有100多人,但她卻不知道打給誰。
她不好,她很需要女兒的陪伴,需要女兒給自己力量,需要女兒不僅僅只出現在電話裏。
但是,當女兒問起的時候,她還是會説:“我們很好,不用擔心。”
中國的父母總是這樣,似乎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子女而活,似乎,他們一生只有兩種模式:在線、隱身。
當他們還有能力,能為我們付出的時候,他們在線,拼命的閃爍,告訴你:我們在。
當他們老了,不能為我們付出的時候,他們隱身,淡去自己的身影,將自己縮小到不能再縮小。
“我和你媽很好.......嗯嗯嗯......開心,很開心.......你放心,忙就別回來了。”
似乎,這是每一個在外子女都會聽得到的話。
無所不能,不會生病,不會難過,每天過得很開心,很充實。
這是他們口中的自己。
但是,你真的相信,他們口中的“我們很好”是真的嗎?
我爸前段時間做了一個小手術,但是,直到他出了院之後,我才從我媽得知他住院的消息。
“為什麼不告訴我?”
“怕你擔心,你工作又那麼忙。”
“再忙,也應該告訴我,你們這樣,我真的很難受,覺得自己很沒用。”
“又不是什麼大手術,我們倆不想給你添麻煩,有我照顧你爸就好了。”
通完電話的那一刻,我哭了,很崩潰,很無奈,很愧疚。
我一直覺得,自己在帝都工作,拿着不錯的薪水,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父母的驕傲。
可是,當父親生了病,我卻不能陪在身邊。除了定期給他們打一筆錢,每個禮拜打一通電話,過年過節回一次家。
我好像,一無是處。
02
“好擔心,我們會成為下一個日本。”
9月25日,“扎心!空巢老人: 孩子在通訊錄第1位”上了微博熱搜,但沒呆多久,又被各種各樣的娛樂新聞擠下熱搜榜。
我們覺得難過,我們覺得悲涼,但這些都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日常。
按道理,這應該是一條沒有爭議的微博。但是,在評論區,我還是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觀點和爭議。
“扎什麼心啊?這才是每個人的正常歸宿。那種拖着孩子的老人養老方式該改啦,讓孩子去闖世界,這樣一代一代才會進步。”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支招,讓我們學習日本的養老模式,完善養老制度。
的確,日本是世界上養老制度最發達的幾個國家之一。但是,你不要因為制度的完善而忽視了一些血淋淋的事實——在日本“孤獨死”現象越來越嚴重。
2009年,62歲的日本著名演員大原麗子在家死後兩週才被發現。除了她之外,目前有105萬日本人可能會遭遇“孤獨死”。
獨自一人生活,然後再獨自一人過世,沒有人知道你死亡的時間,也沒有人知道你死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在做什麼,看似荒誕的悲劇在日本已經成為現實。
那中國呢,我們也會遭遇“孤獨死”的悲劇嗎?
03
“什麼都不怕,只怕天人永隔,蝸居變墳墓。”
渡邊淳一曾説過:“很多年輕人身在大城市,父母居住在鄉下,兩代人的價值觀非常不同,交流又越來越少,親情紐帶的疏鬆,導致出現了“孤獨死”的現象,中國今後或許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今年8月,72歲的向大爺死在家裏的衞生間,直到屍體腐爛發臭才被鄰居發現,他的兒子,與他住在同一個城市。
今年7月,揚中72歲的徐老太突然死在家中,也是時隔多日之後才被發現。她唯一的兒子遠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
前年11月,湖北黃石一位獨居老人被發現死於家中長達六年,被發現時,只剩下一堆白骨。
.........
根據國務院公佈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而這就意味着,在我國有1.18億的獨居老人有可能會遭遇“孤獨死”的悲劇。
本是遮風擋雨的温暖小屋,疲憊後的補給站,但卻成為他們人生最後的一站,臨時的墳墓。
或許,他們想過人生的一萬種結局
,但從未想到自己的人生竟以這樣的方式來謝幕。
我們這一代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就是為了一套房子,為了老有所依,安度晚年,子女安康。
可是,死在自己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蝸居里,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04
“人固有一死,但最悲哀的就是孤獨死。”
有人説,如果不想孤獨死,那不如去養老院。
前陣子一期《奇葩説》裏講到“父母主動去養老院,兒女應該支持嗎?”,簡直引起全民大討論。
曾經和我媽談過這個問題,她説:媽還沒老到走不動,要是哪天,媽爬不起來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時,怎麼説都會去養老院。可現在好好的,能動能走,媽哪兒都不去。
其實,大多數中國人都習慣看着別人的臉色過日子,即使子女遠在他鄉疏於照顧,可為了不讓別人覺得孩子不孝順,為了自己不被街坊鄰居議論,很少有父母願意主動去養老院安度晚年。
每一個“孤獨死”老人的背後,都有着不一樣的原因。人各有異,我們無從得知,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是我們所樂意見到的。
或許,是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關係的改變,從親密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淡薄。
或許,是養老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將養老全部寄託於子女和家庭。
或許,是自身獨立意識的強化,抱着不想拖累子女的心理。
古人有“父母在不遠游”,父母去世,丁憂三年。
雖然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讓我們很難做到如此,但還是希望“常回家看看”,不只是出現在歌曲裏。
最後,不知道文章開頭的那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計算題,你有沒有算好?
【小編吹一吹】文章結尾不結束,看推薦接着走起。
本期值得小編“一吹”的文章是:
曲一刀(公號:qingsong_163)出品的 《陳小春:好耐冇見(好久不見)呀,山雞哥》
胖編怪聊(公號:pangbian163)出品的
《逼真嗎?用VR看羞羞小電影是什麼體驗?》
曲一刀:男性文化,撩妹知識,專業挽救落後男青年。網易輕鬆一刻出品,公眾號(qingsong_163)。
(責任編輯:楊建萍_BJS4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