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人的一天:禾木一家“大個子” 2015.9.15日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休閒

新疆阿勒泰禾木村是鄰近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的小山村,原住民以圖瓦人、哈薩克人為主。馬忠海居住在衝乎爾鄉,距離禾木70公里。馬忠海是一名回族青年,父母都是當地的農民,因為他高1.95米的大個頭,當地人都叫他“大個子”。(圖/文 張新民)

 

1999年開始,20歲的馬忠海開始在禾木收羊皮、狐狸皮、蟲草等山貨。那個時候,禾木只有拉運木頭的便道,行走起來非常坎坷。夏秋季節他騎着摩托車在山裏四處跑,冬天乘坐雪拉爬犁到禾木,就住在哈薩克朋友葉爾夏提的家裏。2006年旅遊開發公司進入禾木,馬忠海開始在禾木村做些小生意。

 

2007年,馬忠海在禾木橋附近開了一家“奇石館”。來自北京的孟令娟第一次來到新疆旅行,認識了聰明帥氣的“大個子”,心生好感。沒多久,已經回到北京的孟令娟又來到禾木,兩人便確定了戀愛關係,開始共同經營小店。那時候“奇石館”除了出售奇石,還出售當地手工藝品,還有松子、蟲草等土特產。

 

隨着遊客的增多,小店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好。半公斤蟲草曾經賣過1萬多元,這讓兩人高興了很久。2008年,二人賣掉了所有的蟲草,在布爾津縣買了房子,當年秋天兩人結婚了,也繼續從事着蟲草生意。次年,他們的兒子馬禾禾出生了。然而,2009年夏天,剛有起色的小店丟失了近4公斤幹蟲草,一直沒有破案,二人生活開始變得不容易。

 

“大個子”16歲時,在阿勒泰哈熊溝挖金子的時候凍傷,左邊的腳指頭全部凍掉,右腳只剩4個腳趾頭。此後腳後跟常年潰爛,時常化膿,傷口不能癒合。2009年變得更加嚴重。2010年冬天,兩口子帶着孩子去海南療養,又去了北京請專家會診,診斷結果是非線性皮膚癌,做了皮瓣移植手術,幸運的是,手術非常成功。2010年,禾木規劃,橋頭的餐館被管委會收走了,馬忠海便在禾木村租了一個院落,開了“禾木一家”客棧,日子也有了好轉。

 

禾木當地的原住民最早是以漁獵為生,如今,遊客越來越多,道路也越來越好,小村裏的超市也多了起來。大個子把饢坑帶進禾木,作為最具新疆特色的食物,饢因容易攜帶、保質和美味受到遊客的歡迎。

 

馬忠海的餐飲和燒烤吸引了南來北往的遊客。

 

隨後的幾年,“大個子”一家又陸續開了第二家、第三家客棧和“自留地”奶茶館,他們請了廣東的師傅做糕點,哈薩克婦女做當地茶點。茶館最早的樣子極其簡陋,就是在草地院子裏喝茶、聽音樂。

 

經過“大個子”和妻子孟令娟精心佈置後,奶茶館已漂亮也熱鬧了許多。門口新疆樂曲響起,對面一箇中年男人先跟着旋律跳了起來,隨後,會跳舞的遊客和孟令娟也加入了進來。

 

孟令娟把當地圖瓦人和哈薩克人的日常飲食都引進到了自己的奶茶館裏。

 

孟令娟在給客人準備烤肉的新鮮羊肉。隨着在禾木幾年的生活,她已經從一個北京大妞變成了西北“女漢子”。

 

馬禾禾和來禾木的遊客在奶茶館門口。當地的少數民族年輕人,和大城市的旅行者,都會不定期來這裏做義工、志願者。

 

“禾木一家”的旅館經過改造後,美觀又別緻,但是因為不符合景區管理規定,面臨着拆遷的命運。馬忠海只好在附近的新區又租了一個院落,修繕改造後用來做家庭旅館。

 

禾木的原住民把木屋和院落出租後,可以獲得不菲的租金,越來越多的木屋也被改造為帶衞生間、暖氣、洗澡間的標準間。

 

在新區新租的木屋旅館還在修建改造之中。

 

餐廳還沒有最後完工,馬忠海還要繼續忙一陣才能消停。

 

隨着禾木景區的開發,村裏有了網絡、電話、超市,只是沒有郵局、銀行,當地人加油就去超市買十元錢一瓶的汽油。

 

禾木一開始只有一條拉木頭的便道,2005年修築成單向的柏油路,2009年村裏又進行了改造和修繕。

 

馬忠海開車去縣城採購物資。隨着禾木新的雙向柏油路的開通,每天都有很多遊客乘坐區間車前來。

 

越來越多的家庭旅館都開到了這裏。

 

以前的木屋房頂是用來儲存雜物的,經過馬忠海的改造後,這裏成了一個小的閣樓。

 

作為熟悉當地人生活、會説當地語言的回族小夥子,馬忠海一家人把禾木生意打理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