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選擇這一天在CCTV-9開播,向觀眾發送新的國寶“留言”。第三季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
《如果國寶會説話》是由中宣部推薦,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策劃實施、總枱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國家涵養工程。
“陶”醉了6000年的陶鷹鼎、照出漢代光芒的長信宮燈、“唱響我人生”的擊鼓説唱俑……《如果國寶會説話》前兩季以全新視角揭秘中華文物之美,引來網友刷屏點贊。第三季節目裏,來自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將帶領觀眾“回望唐朝”。
第三季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這25件國寶,涵蓋了書法、繪畫、壁畫、畫像磚、雕塑、造像、金銀器、兵器、文書等多個門類,多維度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技藝、審美、文化和生活方式。這些文物藴含着豐富的歷史信息,每一件都是文明的物證,是中華文明在歷史時空中的印跡。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大交流、大融合的時期。衝突與融合、亂離與交往,孕育了一個光芒四射、輝映千古的時代。在隋朝完成國家統一後,傳奇盛放的唐代走上歷史舞台。
該片總導演徐歡認為,這是文人意識覺醒、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也是中華文明呈現包容性、多元化的時期。創作組不僅關注人們耳熟能詳的“魏晉風度”、“大唐氣象”,還把更多眼光投向包括製造業、工程學、法治建設、對外貿易等方向的文明物證。
《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選取的文物從六朝遺韻到盛唐手筆,從靈動繪畫到時代雕刻,從國家基建到生活日常,從愛情渴望到藝術碎片,充分展現了開放融合的時代風貌。總製片人史巖認為,第三季繼續了前兩季的風格,但又在內容和技術呈現上取得突破和創新,文物的厚重分量通過最現代最流行的藝術方式得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