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顆微小恆星猛烈爆發多年後,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科技

一顆微小恆星猛烈爆發多年後,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

天文在線

1582595949

近幾年,越來越多微小恆星的巨烈爆發引起了天文學家的關注。

圖1.為一位畫家所描繪的某顆L型矮星上的恆星耀斑(ESA)

小恆星就像個淘氣的孩童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潛在的巨大威力。一顆僅有太陽質量8%的微小恆星,就可以放出超強X射線的“超級耀斑”。這種現象對於天文學家來説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因為他們認為這麼小的恆星不可能產生如此強的波長的光。

根據宇宙的標準衡量,一顆被稱為J0331-27的恆星屬於L型矮星。其體積極其小,以至於每顆恆星的質量剛好足夠進行核聚變。(不符合質量閾值的“失敗恆星”稱為褐矮星。)

這個神秘的耀斑被忽視十多年之久。直到2008年7月5日,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x射線天文台捕捉到了它的真面目,但關於它的資料一直被保存在檔案室中,直到通過搜索才找到它資料。這是一個大發現,因為這顆小恆星迸發的能量是太陽能夠發出的最強耀斑10倍以上。

“這是這個發現最有趣的科學部分,因為我們並沒有預料到L型矮星會在其磁場中儲存足夠的能量而導致此類爆炸,”貝亞特·史特哲,德國天文學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和意大利巴勒莫天文觀測站的天文學家,作為敍述相關現象新發表論文的合著者,在歐洲空間局(ESA)的聲明中説道。科學家們並沒真正理解這個耀斑是如何產生的。L型矮星僅有大約3320華氏度(1830攝氏度)的表面温度。這大約是太陽表面温度10340華氏度(5730攝氏度)的三分之一。以L型矮星較低的温度,天文學家的模型表明沒有足夠的能量能夠給一個恆星的磁場提供燃料,磁場能夠控制耀斑。

“我們不知道——沒有人知道”史特哲解釋為什麼這種現象會發生。

但是天文學家並沒有指出,XMM-Newton觀測衞星觀測了這顆恆星將近四十天,並且只看到一次耀發,這表明L型矮星相比於太陽需要更長時間積聚能量—這可能有助於觀察耀斑的形狀。

“大量的相似恆星被發現在光譜的光學部分能發出超級耀斑。但這是X射線波長首次明確檢測到這種噴發,”ESA在同一個聲明中補充到。波長很重要是因為它發出信號,表明超級耀斑來自於大氣的哪一部分:光學光來自於恆星層較深的部分,在它的可見表明附近,而X射線來自於大氣層的較高處。”

相關知識

XMM-牛頓衞星,也被稱為高通量X射線分光任務和X射線多鏡面任務,是歐洲航天局於1999年12月由阿里安-5型火箭運載發射的一座X射線天文衞星。它是歐洲航天局''地平線2000''計劃的第二個基石任務。該航天器以物理和天文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來命名,承擔着研究星際X射線源,進行寬譜及窄譜分析,以及對X射線和光學(可見光與紫外線)波段的物體進行初次同步成像的任務。

由於航天器運轉正常且已接受多次任務延期,原計劃執行兩年任務的它最近一次任務延期是在2018年11月規劃運行至2020年末。它有可能會被延期運行至2022年。

歐洲航天局計劃於2028年發射先進的高能天體物理學望遠鏡(雅典娜)來接替XMMZ牛頓衞星,這是''宇宙願景2015-2025''計劃的第二大任務。XMM-牛頓與美國航天局亦於1999年發射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有相似之處。

截止2018年5月,已發表了將近5600篇關於XMM-牛頓衞星及它發送回來的科學結果的論文。X射線構成了X射線輻射,這是一種高能電磁輻射。多數X射線波長範圍是0.03到3納米,與其對應的頻率在30*10^24赫茲到30*10^30赫茲(3*1016赫茲到3*1019赫茲)範圍內,其能量介於100eV和200keV之間。

X射線的光波短於紫外線,通常長於伽馬射線。在德國科學家威廉?海姆於1895年11月8日發現倫琴輻射後,在許多語言中,X射線輻射也被稱為倫琴輻射。

他以X射線輻射為名標記了一種未知類型的輻射。在英語中,X射線的拼寫包括variants x-ray(s),xray(s),和X ray(s)。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Elizabeth Howell-Nirvana,嵐,衞莊的小迷妹,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