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破美股紀錄,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破美股紀錄,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天之內,這家公司就創下了兩個紀錄:人造肉第一股;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日漲勢最好的股票。

作為一家食品公司,對自身專有技術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加上打造的品牌概念,以及自身持有的技術,讓其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明星科技公司。Beyond Meat 在去年獲得了傳統食品公司難以想象的增長:2018 年營收為 8790 萬美元,營收同比增長 170%,毛利率為 20%。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留意到媒體的報道,Beyond Meat正式加入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更有意思的是,為了降低成本和提升產能,Beyond Meat 也在中國的浙江嘉興建廠了,在 2021 年初全面投產。

超越真肉的人造肉,是什麼肉?

最早定義的人造肉是“人造真肉”,簡單來説,就是把動物身上的活細胞提取出來,放到培養基裏“養”出來的肉塊。

但這麼一個普通漢堡肉餅大的人造肉,培育時間長達 2 年,費用達到 33 萬美元。而且在試吃會上的評價是“吃起來勉強像肉”。

Beyond Meat 所生產售賣的應該稱為“植物肉”(plant-based meat),基礎就是植物蛋白。創始人伊桑·布朗(Ethan Brown)與密蘇里大學的謝富宏博士(Dr. Fu-hung Hsieh)和哈羅德·赫夫(Harold Huff)開始研發的人造肉類,將豆類等植物蛋白作為原材料,通過加熱、冷卻、加壓等方法,將植物蛋白排列成肉類的纖維結構,並不斷進行試驗和改進,直到在口感上能以假亂真。

目前 Beyond Meat 的產品主要對標牛肉、豬肉和家禽,招牌產品是人造肉漢堡,口感類似牛肉漢堡。

某種程度看來,Beyond Meat 其實跟素食餐館的豆制素菜是同類食品。但Beyond Meat 把這些食品做得很像肉,並且味道被大眾接受,同時能夠批量生產和銷售。

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破美股紀錄,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人造肉的價值是什麼?

肉類工業是碳排放的大户,美國權威的數據顯示,動物肉類製品佔了温室氣體排放的 17%-34%。而中國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肉製品消費國家,中國消費了全球28%的肉製品。過去40年,中國人均肉類消費已經上漲了六倍,達到人均63公斤/年,預計到2030年還將增至人均90公斤/年。伴隨着中國肉類品消費的增加,預計每年將增加大氣中2.33億噸温室氣體的排放。

與此同時,全球每年生產的作物,只有 55% 被人類直接食用,約 36% 用於畜牧業,還有 9% 用於製作生物燃料和工業產品。如果需要養活地球上更多的人,同時減少畜牧業、肉類工業對環境的影響,讓地球人多吃素確實是個好辦法。

Beyond Meat的關鍵理念,是改變了人們獲取蛋白質的路徑。人們可以直接從 Beyond Meat 中獲取蛋白質,而不是用植物飼養動物後,再從動物身上獲得蛋白質。

這不僅提升了農作物所含熱量被人類使用吸收的百分比,也減少了動物的屠殺,也在改變了人們原有的肉食消費行為,改變肉類生產行業。

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破美股紀錄,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人造肉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伴隨着Beyond Meat的成功上市,中國食品行業也開始關注起人造肉這個新品類。雖然“人造肉”、“植物肉”的概念在消費市場有些陌生,但“素肉”對中國人來説是非常熟悉的。素雞、素鴨等植物蛋白做成的素肉很是常見,甚至流行一時的辣條也是一種素肉。

那些追風的概念的也多起來,例如:中國植物肉初創品牌“珍肉”上市首款植物肉月餅;奈雪的茶聯合人造肉品牌Starfield星期零推出植物肉漢堡;Starfield星期零推出不添加化學香精的人造肉2.0版本;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天貓開售來自香港的植物肉OmiPork。

所以對中國消費者來説,接受植物肉可能不需要新的教育,或者説沒有一個明顯的門檻。

但對Beyond Meat人造肉而言,最難的可能是觀念問題。素食對於許多中國消費者來説是一種動物肉外的、補充植物蛋白的方式。但Beyond Meat為代表的植物肉的初衷,是吸引那些食肉人羣,用植物肉取代動物肉。因此Beyond Meat對消費者的期望,可能在中國消費者身上實現起來有些難度。

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破美股紀錄,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此外,是植物肉產品本身的定位也造成門檻。Beyond Meat所售產品包括人造肉製成的漢堡、香腸、絞細牛肉和肉碎,最主打的產品是人造肉漢堡。這些產品從口味、口感上來説都和中國人常吃的熟食的素肉產品有較大的不同。對於肉糜製品,中國更喜歡將其作為餃子、包子的餡料。

最後,還要面臨的是市場監管問題。“人造植物肉”國標在2020年才正式啓動。而且在模仿動物肉製品的味道和口感上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也會面臨不同的監管。如Beyond Meat使用的是豌豆蛋白,產品歸類為豌豆製品,而Beyond Meat的主要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用一種來自轉基因大豆的血紅蛋白分子,則被歸類為大豆製品。

中國本土植物肉公司崛起會帶來什麼?

在中國植物肉市場上,一方面是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相繼展開佈局,另一方面中國本土的植物蛋白肉公司也在嶄露頭角,而且他們的優勢也體現在本土化上,像素魚、素蝦仁、素排骨等,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植物蛋白肉產品。

還由於中國不少消費者喜歡吃帶骨頭的肉,國內植物肉初創品牌“珍肉”正在使用3D打印機來生產蛋白質替代品,包括骨頭、肌肉,以及中國消費者希望在肉中含有的其他結構成分。

總的來説,中國的植物肉市場越來越熱鬧了,這個市場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喜歡可以點個贊!歡迎關注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81 字。

轉載請註明: 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破美股紀錄,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