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螺一起前進的日子
與海螺一起前進的日子
——甘肅省勞模、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製造分廠副廠長王濤德專訪
平涼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慧仁 文/圖
有一種精神,看似平凡,卻能成就不平凡的業績;有一種精神,看似平淡,卻是一種最平實的力量。
甘肅省勞模、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製造分廠副廠長、機械工程師王濤德就是具有這種精神的人,他從一個普通大學生到勤奮的工程師,從一個普通的車間機械工程師到製造分廠副廠長,每一次進步都飽含着不平凡的精神。
今年34歲的王濤德,2007年9月大學畢業後入職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員工,2008年4月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家在甘肅省的他又被公司調回平涼。不甘平庸的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憑着對水泥事業的滿腔熱情,從機械維修工、班組長、工段長、機械工程師一路幹起,在生產、管理崗位摸爬滾打了14個春秋。14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使他從一名普通工成長為一名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者。
初心如磐:海螺生命的小“水滴”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最強大的力量。王濤德入職海螺水泥公司14載,始終秉持“團結、創新、敬業、奉獻”的海螺精神,積極為公司發展貢獻光和熱,始終保持着對工作的熱情。他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韌勁,工作中,沉浸在對專業的鑽研裏,察設備、查資料,與廠家、研發單位聯繫。邊觀察設備運行情況,邊梳理故障與維修記錄,摸索制定了許多寶貴的可研資料。
“王廠長對工作有激情,對同事有熱情。”海螺水泥廠辦公室主任張寶峯説,生活中,王濤德從沒因自己專業技術水平較高而擺高姿態,總是給人熱情的關心與幫助,把自己摸索多年的故障排查技術與解決辦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同事。
“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更有勁!”王濤德這樣説,也這樣幹,在他的帶動下,廠裏員工齊心協力,有一股特強的勁頭。
設備“神醫”:檢修“神探”
藍色的大海里,身體柔軟的海螺有堅硬的貝殼,現實生活中,那柔軟的水讓水泥凝固成一種堅硬。在平涼海螺公司裏,普通的王濤德通過不懈的努力讓自己成為設備與機械“神醫”。
“對待工作,他一絲不苟,高標準、嚴要求。”平涼海螺公司製造分廠廠長段永亞説,王濤德特別注重技術人才的培養,親自上,現場抓,幫助員工提升技能水平,使分廠維修隊伍在原料磨的磨輥、輥皮在線更換與輥皮組裝三項大型檢修的質量與效率上了一個大台階。
針對影響設備運行的關鍵環節,王濤德與分廠人員積極進行技改創新,完成了PH鍋爐(水泥生產系統中的餘熱鍋爐)回灰改造、粗細粉鉸刀吊軸承改造、託輪增加外置循環油泵改造、窯主減循環油泵改造、煤磨系統冷卻水改造等多個自主維修項目,不僅節約了維修費用,還使窯系統運行工況與各項經濟指標得到顯著提升。2020年全年,設備未出現重大設備事故,迴轉窯運行週期60天5次,窯運行週期最長173天,首次實現兩條窯系統全年無機電故障停機。公司員工戲稱他為設備“神醫”、檢修“神探”。
節能降耗:大幅減少碳排放
業精於勤,行成於思。為做好生產線節能減排,王濤德緊盯生產一線技術的小革新,生產設備的大升級,實施開展了一系列節能降耗的技改工作。
“這方面最有成就的就是將窯頭點火油槍技改為新型節能油槍。”王濤德説,這項技改使整個點火、升温過程無熄火現象,年度噸熟料柴油消耗量明顯下降。
“前期升温22小時平均使用柴油量約1.2萬升,技改後總用油2916升,使用量下降約75.7%。”廠長段永亞説,節約費用,大幅減少碳排放。
類似的改革還有“2#煤磨磨內技改”,烘乾倉長度從2.5米增到3米,取消粗、細粉倉隔倉板,解決了隔倉板日常堵塞的問題,煤磨入口温度較技改前降低約80℃,保障安全運行。另外,對原料磨司德博鎖風喂料器技改,徹底解決了前期308轉子易卡阻造成故障停機,窯尾在線氧含量濃度從前期的6.2%降低至5.6%。還有,五級筒錐部位置技改,氨水消耗下降明顯、年節約氨水消耗約1800噸等多項技改等。
“這些技改,讓全廠生產工藝與效益都有很高的提升,其經濟、社會效益雖説無法直接計算,但效果是優良的。”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汪志新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地處黃土高原的平涼乾旱少雨,綠水青山就是平涼人民的發展目標與夢想。王濤德牽頭組織收塵改造工作,加高系統袋收塵外排口35台,全部實現達標排放,控制了粉塵污染。
與此同時,王濤德還組織分廠員工自己動手,對生產現場、宿舍周邊、水泥庫周邊、三號門等綠化草坪翻新130餘畝,栽植樹木8000餘棵,廠區內外,綠樹成蔭。
“身體柔軟的海螺有堅硬的貝殼。”王濤德説,“我們也要有自己堅硬的一面,儘管每個人的職位、崗位、工種各有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我想只要不遺餘力地去奉獻,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就會成就一個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