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知產”活水 賦能企業創新

作為全球創新高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申請PCT國際專利近2.6萬件,佔全國48.3%以上,是全國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區域。同時,這裏也是市場主體最活躍的地區,華為、大疆、TCL、格力等一批科技企業成長於此。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之路成為撬動“知產”變“資產”的重要途徑之一。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東已發行10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為全國提供了“廣東樣本”。但作為一種知識產權金融的新路徑,其大規模走向市場化,仍有諸多環節有待加強完善。

無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還是知識產權證券化,都面臨着兩個共同的難題與風險: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維權、知識產權的評價與估值。如果知識產權保護乏力,盜版、仿冒猖獗,會侵害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直接影響知識產權的評價與估值,嚴重挫傷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因此,加大知識產權投融資的市場環境及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必須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構築司法保護、行政保護、仲裁調解、維權服務於一體的綜合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制。

對於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證券化項目中風險管理體系有待優化提升這一短板,目前起主導作用的金融機構常常缺乏具備知識產權背景的專業人才,不僅會影響篩選知識產權資產的效率,也會降低對知識產權價值判斷的準確度,影響風險控制效果。建議在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引入具備知識產權實務經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經驗的機構,將能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完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風險控制工作。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在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廣東可調動整合省內相關各方資源,選擇有基礎、有需求的地區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嘗試與突破,並逐步面向全省推廣。知識產權證券化也將有助於反向推動廣東知識產權商業化運營的活躍度,加速廣東知識產權事業的整體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王佳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0 字。

轉載請註明: 引“知產”活水 賦能企業創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