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近九成受訪者會謹慎授予App權限,超三成受訪者反感精準推送廣告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科技

由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組委會和App(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共同發起的“App安全意識調查”結果日前在京發佈。調查問卷報告顯示,近九成(88.5%)受訪者對於App申請手機權限會進行理性分析,謹慎授予權限。

據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組長程多福介紹,此次調查於9月4日至10日通過互聯網向公眾發放App安全意識保護公眾調查問卷,共回收問卷32萬多份。

報告顯示,近半數(49.7%)受訪者通常都會仔細閲讀首次打開或更新App時彈出的隱私政策,29.9%的受訪者有時會大致瀏覽。

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當問及在陪伴兒童上網時,44.6%的受訪者主動使用家長控制等功能、開啓App提供的青少年模式等;40.4%的受訪者曾關注過App隱私政策是否包含了未成年人信息保護規則。

針對App的精準推送廣告行為,逾六成受訪者認為可以接受。有23.8%的受訪者希望App“更懂我”,推薦越精準越好。32.9%的受訪者表示很反感,感覺被窺探或偷聽。

對於長時間不使用的App賬號,44.4%的受訪者選擇解綁註銷後再刪除App;另有42.5%的受訪者會直接卸載、刪除App;有13.1%的受訪者不予理睬。

報告顯示,受訪者普遍支持從政府層面採取措施,包括監管部門加大處罰力度(77.8%),推動個人信息保護立法(72.2%),持續開展檢查、評估工作(70.3%),加快標準制定、推廣和認證工作(52.7%)。從日常層面來看,受訪者也認為應提供違規App信息查詢平台(74.9%)、應用商店增強風險提示(62.8%)、加強相關知識的科普(55%)。

程多福介紹説,從調查整體來看,受訪者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逐步增強,掌握了一定知識和技能來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的受訪者佔據主流。

延伸閲讀:

“盜取”隱私,3000多款App存隱患!民警揭露:採集信息可能為了這個..細思極恐!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組成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佈通告,對81款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進行了集中曝光,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大治理和處罰力度。(新聞鏈接:關於81款App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通告)

四部門開展專項治理

曝光81款問題App

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組長 程多福:從這次通報的兩批81款App來看,它主要涉及到學習教育類、網絡遊戲類、網絡金融類、拍照美容類。我們發現了140款App,存在一些超出必要範圍信息收集等典型問題在反彈,在個人隱私保護這部分還存在問題。發現了200多個超出必要範圍收集、未經同意向第三方發送等典型問題。

程多福介紹,下一步將重點針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App、小程序、收集使用兒童個人信息的App、涉及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App、涉及疑似使用“監聽麥克風”“監控文字輸入”等方式的App進行集中治理。對拒不整改、改頭換面逃避打擊等情節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加大處罰力度。

另外,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今日公佈了首批通過“App安全認證”的18個App的名單。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主任 魏昊:這個認證促進了一些App的運營者、廠家能夠首次被證明符合國家標準;第二,它是一個信號,使得消費者、網民可以得到確認。將來有更多企業在符合安全標準的情況下,對他們的個人信息進行有效保護,使他們能夠更有信心地使用這些產品。

上海:“盜取”隱私

三千多款App存隱患

大四學生小劉下載了一款植物大戰殭屍2,本以為單機遊戲,不需要連接網絡,然而遊戲索要了包括通話狀態等在內的設備信息,甚至還要求訪問設備上的照片、媒體內容和文件。一旦用户選擇拒絕其中一項,這款遊戲就會自動退出。

用户讓這些App獲取權限後,又會帶來哪些危害?民警挑選了幾款App進行測試,其中一款社交類App打開後並未索取任何權限,然而測試人員利用軟件卻捕捉到其竊取了手機中通訊錄的24個聯繫人,並且還將聯繫人信息進行了上傳。另一款直播類App則是跳出了索要通訊錄、查看短信等權限的要求,但查看其網絡行為後可以發現,其不僅收集,還擅自將這些信息上傳到了第三方的服務器。

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研導科民警 苗婕:這屬於非法採集公民的個人信息,可能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買賣、泄漏,把這些信息分析後能還原出網民或者用户的身份、職業,就更方便他們針對性進行網絡詐騙的活動。

在此次手機應用軟件專項整治中,上海市公安局累計檢測了5000餘款移動App,其中涉嫌詐騙的違法App應用233款,涉嫌超範圍採集公民個人信息的App應用128款。

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研導科副科長李驤表示,對於情節輕微的予以提醒,要求他們整改。如果情況較嚴重,視情節開展查處 ,包括警告和罰款。

(原標題:App動輒申請手機權限,近九成受訪者持謹慎態度)

來源:綜合新華社、央視財經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