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涼肚子疼或感冒時喝杯熱薑茶,感覺一下暖和了,身體也舒服許多。有人可能會説“這只是心理安慰罷了”,但近日一項德國研究發現,姜的確能影響人體免疫細胞。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新研究及專家觀點,詳解姜的養生好處,給出一份全家適用的食姜手冊。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臨牀中藥系教授 常章富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 王世彪中國註冊營養師 李沐蔓
薑辣素能影響免疫細胞活性
這項發表在德國期刊《分子營養與食品研究》上的論文稱,少量刺激性的生薑成分可以使白細胞處於高度警覺的狀態,以此增強個體的免疫功能。
研究人員檢測了中性粒細胞上的受體,這些細胞約佔白細胞的三分之二,用於對抗入侵的細菌。實驗表明,即使每升15微克的6-姜酚,也足以使細胞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志願者飲用1升薑茶30~60分鐘後,研究人員發現其血液中就能檢測到大量辛辣刺激性分子,其中6-姜酚的水平會處於最高,每升血漿中可達7~17微克。這些6-姜酚隨着血液流經全身各處,也會接觸到大量免疫細胞。
他們又測試了中性粒細胞在接觸薑辣素後的反應。與對照組相比,它們會更加拼命地工作,釋放更多抑制應對細菌感染的多肽,總量提升了30%左右。
研究人員表示,低濃度的薑辣素就足以影響免疫細胞的活性,這一過程可以通過飲用一定量的薑茶來實現,至少日常生活攝入量是足夠的。
一塊姜的4大養生功效
目前科學家們已在姜裏發現了1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包括揮發油、薑辣素、二苯基庚烷類、酮類化合物等。
生薑中的薑辣素等物質可以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提升口腔和胃的殺菌和消化能力,這是姜作為一種香辛料的基本功效。
薑辣素還能刺激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與中醫裏所説的發汗解表、温胃祛寒等作用一致。
有益腸道
各國的研究都證明,生薑除了有助消化,還對治療細菌引起的腹瀉有輔助作用。
治療嘔吐
生薑中的薑辣素可以刺激味覺神經和胃黏膜,促進消化液分泌、緩解嘔吐、增加食慾,特別適合孕婦以及胃口不佳的人食用。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表明,姜有助減少化療患者的噁心症狀。
抗炎止痛
美國《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姜與布洛芬等藥物同樣有助緩解經期痛、偏頭痛、肌肉痛和骨關節痛等,是輔助治療關節炎的有效抗炎藥物。
“
抗抑真菌
德國《真菌病》的一項研究對29種植物的抗真菌作用進行測試後發現,生薑對殺死真菌最為有效。
全家都用得上的“吃薑手冊”
古代梵文、中文、阿拉伯文、希臘文和羅馬文的典籍中都討論過姜,還將其用於健康保護。
醫聖張仲景《傷寒論》記載了113個方子,其中近35%的方子裏用到姜。下面推薦5個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方子:
生薑米醋汁
養胃護陽
取鮮姜100克切細絲,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密閉貯存3天后即可食用,每日早晨空腹服用10毫升;或將生薑切片泡入米醋中,每天3片,7~9點吃早飯時嚼食。
此時吃薑更有助於升發胃氣,促進消化。不建議中午或晚上吃。
生薑貼肚臍
暈車嘔吐
乘車前取生薑1片貼於肚臍,外貼1張傷濕止痛膏;暈車嘔吐,可取生薑汁一湯匙,蜂蜜2湯匙,加開水3湯匙調勻,一次服下。
生薑配葱白
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初期或症狀較輕者,可用生薑6克、葱白5根、紅糖適量,煎湯熱服。脾胃弱、消化不良兼咳嗽者,可加白蘿蔔250克;伴有發熱口渴者,加綠豆15克、白蘿蔔30克、大棗4枚。
葱白有發汗解表、通達陽氣的功效;
紅糖不僅能調味、活血養胃,還能祛風散寒;
白蘿蔔可加快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增加食慾,也可祛風散寒、止咳化痰;
綠豆能清熱解毒、補中益氣、利水退熱;
大棗補脾和營,可緩和生薑的刺激性,與生薑合用還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利於藥物吸收利用。
生薑熱熨敷
關節疼痛
用生薑、葱白各適量,搗爛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一日數次;或生薑數片放患處,用艾柱進行隔姜熱灸。
生薑中的薑黃素屬於多酚類物質,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等作用,能有效抑制關節發炎,緩解關節疼痛。
此外,生薑和葱白可祛除寒濕、通陽補陽,祛除常年停留在身體裏的寒濕,脾腎陽氣更加健旺,腿腳寒濕逐漸散開,身體也慢慢強壯。
鮮姜炒雞蛋
夏秋腹瀉
將10克鮮姜切成碎絲,調和3只鮮雞蛋,炒熟食用,食後喝紅糖水350~400毫升,每日一次;或用生薑、茶葉各9克,水500亳升煎服。
夏秋季節,細菌生長繁殖活躍,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腸胃炎,適當吃些生薑或用沸水沖泡生薑、茶葉後飲用,能起到防治作用。
提醒
對於內熱和陰虛火旺者而言,不宜多吃薑。這兩類人常表現為長期心煩失眠、五心(手心、腳心和胸心)煩熱、口燥咽乾、燥咳少痰、大便秘結、痔腫便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