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點火發射。 本文圖片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2022年8月20日1時37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將遙感三十五號04組衞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着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連續103次發射成功。
此次發射的遙感三十五號04組衞星A星、B星、C星主要應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其中,A星、B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C星由八院抓總研製。
火箭轉運。
執行本次任務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由八院抓總研製的常温液體二級運載火箭,起飛推力約300噸,對應700公里太陽同步圓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2噸,具備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多星發射能力。
本次發射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第62次發射,是八院抓總研製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64次飛行試驗,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33次發射。
本次發射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本年度的第5發任務。自1992年8月9日成功首飛以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已走過30年征程,作為一款穩紮穩打、安全可靠的“金牌火箭”,長二丁始終貫徹持續改進的理念,不斷開展流程優化工作。這些年來,通過全自主瞄準、慣組裝箭運輸、測試流程和項目優化等系列措施,實現了發射流程的優化。
在技術改進方面,長二丁控制系統採用十表光纖慣組冗餘狀態,提高可靠性的同時,實現了電氣設備小型化和運載能力的提升,配置了2M碼速率中繼用户終端,通過天基測控方式,減少測量船保障壓力,降低工程任務發射成本;通過箭體結構和電氣系統防雨、防雷等技術突破,提升了火箭對極端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國際上首次將離軌帆應用於運載火箭艙段,旨在減緩空間碎片增長,體現我國作為航天大國的責任感。
遙感三十五號C衞星研製團隊作為八院衞星小批量快速研製模式的先行者,採用了全三維數字化設計、遠程測試、研製流程優化等許多措施,滿足了多顆衞星脈動式並行研製需求,大幅度提升了研製效率。
為滿足快速研製的需求,型號探索了全週期、全流程數字化研製模式,實現了衞星從總體設計、單機研製、產品交付、總裝集成和測試發射等全過程無紙化傳遞。
矗立在發射塔架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
八院衞星領域打造了測試數據管控與應用的“一張網”,建成大數據運行管理平台,提出衞星數據“採、存、管、用”的整體解決方案。在該衞星的研製過程中,實現了測試設計、測試實施、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的“一網通辦”。
同時,型號還固化了技術區和發射區測試細則,形成專用測試指令鏈和綜合業務包,大幅提升測試效率,將技術區工作由過去的1個月壓縮到10天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