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名人堂:比德爾
NO.73
1958:比德爾
喬治·韋爾斯·比德爾(George Wells Beadle,1903.10.22-1989.6.9),美國遺傳學家。
比德爾像
比德爾1903年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瓦湖,父母是農場主。比德爾4歲時母親過世,他在父親和管家的庇護下長大。在三個子女中,父親對比德爾尤其喜愛,一度想讓他子承父業,繼承家裏的農場。然而,比德爾從小就對生物學感興趣。
高中畢業後,比德爾如願考入內布拉斯加大學農學院生物學系,畢業後他選擇繼續攻讀草類生態學的碩士學位,並在讀碩期間對遺傳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27年,他獲得了內布拉斯加大學碩士學位。
隨後,比德爾考入紐約著名的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在愛默生教授的實驗室裏研究玉米遺傳,先後發表了幾篇關於玉米遺傳特徵和玉米細胞成熟分裂過程的論文,涉及到染色體問題,受到美國生物學界的高度關注。
1931年,比德爾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隨後,他進入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加入了摩爾根的生物研究所開展博士後研究,他採用的研究模型是果蠅,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1933年,摩爾根由於發現了染色體在遺傳中所起的作用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對於比德爾來説這也是對他的一種巨大激勵,令他進一步明確了在遺傳領域深耕的人生目標。
現代遺傳學的創始人摩爾根像。比德爾在摩爾根的生物研究所工作了兩年,他從摩爾根那裏學到的知識之多、之寶貴是無法估量的
1933年,比德爾應聘擔任巴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員,繼續研究果蠅身上發現的遺傳特徵。他發現果蠅不同的眼色可能是由於基因調控引起的。隨後他發表論文認為基因會製造不同的色素使果蠅有不同的眼色,而基因突變會擾亂這一過程。
1936年,比德爾前往哈佛大學任遺傳學副教授。1937年,他前往斯坦福大學任教,與塔特姆教授展開了合作,分離並且確定了可以影響果蠅眼色的物質。但是,其他研究小組比他們搶先一步發表了研究成果。
比德爾沒有氣餒,他和塔特姆討論後決定更換遺傳系統更為簡單的實驗材料研究基因的作用。經過近3年的尋找和嘗試,他們於1940年正式將果蠅實驗室改成麪包紅黴菌實驗室。
比德爾和塔特姆共同研究麪包紅黴菌的營養問題,發現其成長髮育需要維生素,並且觀察到某些紅黴菌的突然變異需要維生素B1或B5,他由此提出了“一個基因一個酶”的概念,認為每個基因直接產生一種酶來影響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個步驟,從而幫助研究人員將基因定性為化學分子,並確定這些分子的功能。他這一“里程碑”式的發現,對生物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比德爾將“一基因一酶”理論應用於麪包紅黴菌,發現基因能調節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基於“一基因一酶”基礎,後續圍繞基因的相關研究大量湧現,比如圍繞各種基因功能開展的研究。
圭亞那(2001):諾貝爾獎百年紀念,195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比德爾
1958年,比德爾與塔特姆因發現基因受到特定化學過程的調控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該獎的另一半授予了萊德伯格。此後,比德爾繼續努力進行科學研究,又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獲得了許多榮譽,如美國公共健康協會拉斯克獎、丹麥愛米爾·漢森獎、金伯遺傳學獎、普里斯特裏獎、愛因斯坦科學紀念獎、美國癌症學會民族獎等。他的主要著作有《遺傳學導論》《基因的語言》《遺傳學與現代生物學》《生命的語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