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7月14日在京正式發佈。其中,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劉志華、研究員陳麗撰寫的《直播帶貨:2019移動電商新風向》一文認為,2019年,直播帶貨異軍突起,在平台競爭、主播成長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呈現出諸多重要特徵,同時也暴露出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部分問題。
文章認為,直播帶貨能夠實現流量變現基於兩大重要因素:一是直播形式與電商內容的結合構建了一個高頻率、強互動場景,這個場景在商品呈現、購物體驗、社交互動等方面均有顯著優勢。消費者從中獲得直觀的產品信息,同時在羣體效應的刺激下提升了購買慾望;二是主播個人魅力、專業能力的加持。主播把粉絲經營成忠實用户,是流量變現的關鍵。消費者不再僅僅因為需要而去購買商品,對主播個人的信任、對其分享內容的興趣都會激發購買衝動。
文章統計2019年相關數據指出,直播帶貨的發展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2019年關注度最高的5個熱點話題分別為:李佳琦、薇婭等網紅主播備受關注,多地及多平台啓動“網紅孵化”,眾多明星加入直播帶貨,市縣長等地方官員直播帶貨以及網紅主播帶貨“翻車”引熱議。其中,基層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參與直播帶貨,為當地產品“代言”引發廣泛關注。官員是直播帶貨隊伍中的一支特殊羣體,為了留住觀眾,許多人一改往日嚴肅的形象,學着與網民互動,也由此誕生了不少“網紅官員”。其中許多直播帶貨活動,由省一級或市一級政府統籌推動,與互聯網平台進行系統合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總體來看,官員直播帶貨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大於實際帶貨作用,更關鍵的還在於如何帶動培養出更多鄉村“帶貨達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又面臨疫情防控的嚴峻考驗。在人員流動不便、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地方官員走進助農直播間,推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官員直播天團”成為一道新景觀。
文章提出,直播帶貨在提高農民收入方面具有突出優勢:門檻低,投入小,一個人一部手機就能開播創業。通過直播,偏遠地區的鄉土特色、“原生態”以及主播個人的風格得以直觀展現,使得一些特色農產品在全國打開銷量。電商直播也成為各地探索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多個國家級、省級貧困縣(區)聯合快手、抖音等平台,以電商直播 短視頻的形式,帶動貧困地區特色產品的銷售。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超過1900萬人在快手平台獲得收入,其中,逾500萬人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區。
此外,經濟發達省市也紛紛發力,發佈電商人才政策,打造“電商直播之都”,推出構建產業集聚區、扶持頭部機構、孵化網紅品牌、培訓帶貨達人等舉措,以搶佔電商直播風口。
對於直播帶貨的未來發展,文章提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多方因素影響,直播帶貨發展熱度空前。政府、平台、企業等多方力量的持續介入,以及資本的加速聚集,使得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從平台到主播以及整個產業鏈條的競爭格局都將加速演變。
在技術發展方面,5G產業的加速佈局,AR/VR設備的普及,也會給直播帶貨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VR直播營造虛擬的購物環境,使觀眾“身臨其境”,可實現人與場景的更多交互體驗。此外,更多的虛擬網紅可能湧現。虛擬網紅因具備更強的可塑性與趣味性,擁有較強的營銷能力,未來可能受到電商平台青睞。
在監管方面,互聯網業態的發展有其特殊性,一般具有技術或模式創新性強、爆發性發展等特徵。相比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監管往往表現出一定的滯後性。2019年直播帶貨的發展可謂“野蠻生長”,在創造了亮眼的商業成績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消費問題。對此,相關部門已明確傳達出強化監管的政策信號,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加大打擊力度,推動行業進一步規範發展。與此同時,開展直播帶貨的電商平台、內容平台等作為重要的組織方、參與方、責任方,需不斷完善主播誠信評價機制、提高准入標準,構建健康的交易生態。對於主播個體,也需要在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遵守商業規範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劉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