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直播帶貨的日益火爆,也使得其已經被很多商家認為是彷彿帶有魔力一般的銷售或者宣傳方式,即便是在知道目前這一行業數據注水嚴重的情況下,依舊有很多商家着急忙慌的給主播送去坑位費。當然,在虛火過旺的局面下翻車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比如在6月29日,吳曉波主打“新國貨首發”概念的直播帶貨,就出現了人仰馬翻的情況。
作為吳老師的首次直播帶貨,此次交出了累計觀看超過870萬、最高在線人數超過4萬,以及引導銷售業績超5200萬元的答卷。然而,相信有朋友已經聽説了某奶粉品牌給吳老師交了60萬元坑位費,結果只賣出15罐最後退了3罐,合計是5萬元/罐成本的翻車事件。
此外,目前在網絡上流傳的此次直播後台數據線中,當晚的銷售額約為2396萬。在這一去一來間,差了將近3000萬元銷售額的情況下,也就難怪外界對於直播帶貨數據注水行為是愈發肯定了。而面對這些質疑,日前吳老師在其微信公眾號發表了題為《吳曉波:十五罐》(後文簡稱為《十五罐》)的長文,承認直播翻車,並稱“自信害了我”。
雖然相比於之前吳曉波頻道上市失敗,此次直播帶貨翻車所帶來的挫敗感,或許沒有那麼嚴重。但是相比之下,羅永浩如今在直播帶貨上風生水起的表現,甚至成為了抖音直播大師課上的老師。
“夢太大,入錯行”是羅永浩與吳曉波兩人針對對方下的同一句批語,隨着老羅的錘子科技被字節跳動收購,以及吳老師主導的“吳曉波頻道”借道上市失敗,也確實證明了他們看人的水平都不差。不過當老羅與吳老師在今年都來到了直播帶貨領域後,目前來看老羅已經先下一城。
那麼在此次直播帶貨數據問題背後,吳老師真的是沒有帶貨的能力嗎?其實恰恰相反。事實上,吳老師幾乎可以堪稱是帶貨圈與種草界的祖師爺級人物,其在2015年以一篇題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都不需要用直播這種展現形式更加先進的方式,就能讓成千上萬的消費者揮舞着鈔票千里迢迢從日本揹回馬桶蓋,更是僅憑一己之力讓國內的馬桶蓋行業迅速起飛。
吳老師在這篇《十五罐》的長文中,對直播翻車給出了兩點原因——自我表現與選品邏輯。考慮到這是他的第一次直播,在個人表現上丟分或許在所難免,而至於選品上的失誤,可能大家也都能看得出來,這次翻車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搞清楚選品與客羣之間的匹配性問題。
縱觀目前成功的直播帶貨例子,除了食品與飲料這種通用的快消品之外,凡是成功者,他們不僅有表演能力,其的主營產品也幾乎都是有自己背景作為背書的。李佳琦本就是歐萊雅美妝的導購,所以他賣口紅時就能抓住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薇婭從2003年開始就賣衣服,而且她還出道當過歌手,論表演能力與消費者心理把控可謂是一樣不缺;而老羅更是在消費電子領域實打實的創過業,並且天生就是講相聲的技能顯然也早已被廣為人知。
作為知名的財經作家,吳老師沒有選擇突出“財經”或“作家”這兩個身份的產品,而是選擇去賣奶粉,這本身就帶來了身份的錯位感。畢竟他並不是寶媽,憑什麼來推銷這款產品呢?作為知識付費圈的大咖,吳老師的主要受眾是中青年白領等對金融知識感興趣的羣體,假如他在直播中賣企查查、天眼查、Bloomberg,以及Wind資訊的會員,又或者是《金融鍊金術》、《大空頭》、《富爸爸窮爸爸》等這類經濟領域的暢銷書,顯然效果要好得多。
那麼問題就來了,跨界直播到底要怎麼做呢?其實此前已經有不同平台的不同大咖,展示了三種可行的模式。其一,是“大號帶小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辛巴和張雨綺,雖然説在這場直播中,金句頻出的張雨綺變成了“快樂源泉”,但好在有一門心思認真賣貨的辛巴掌控着直播的基調,最終形成了類似“我與科比合砍81分”的效果,兩人也合力實現了2.23億的成交額。
其二則是社羣托盤,比如説有微商社羣“觸電會”背景的抖音一姐朱瓜瓜,以及有着“微商教母”之稱的張庭,憑藉千千萬萬的微商來託市,顯然想要多好看的數據都能實現。而最後一種,就是平台親自出手包裝,例如聚划算的劉濤以及在抖音的老羅,平台自帶乾糧(流量)幫你,無疑想不起飛都難。
然而吳老師的首次直播帶貨,卻恰好是這三者中一個都不沾。當然,在這次親身試驗了一把直播帶貨翻車後,或許也能給如今全民直播帶貨的熱度降降温了,畢竟像吳老師這樣的成功人士都很難玩轉的情況下,普通人還是謹慎為妙,而品牌方也或許能夠認識到,網紅與大V的人氣和最終銷量或許並不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