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對華“科技冷戰”暴露美國脆弱性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21世紀前十年,一位有抱負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家張一鳴在創立字節跳動公司的同時,開發了一款視頻共享平台——抖音。在中國取得成功之後,抖音開啓了“國際化”征程。

在全球化過程中,為了避免管轄權衝突,TikTok(抖音海外版)和抖音的用户數據分別存儲在不同的服務器上。 TikTok的數據收集方式也與美國主要的社交媒體平台和應用相似,並且肯定不像Facebook那樣具有侵入性。

截至今年7月底,抖音擁有5億多活躍用户,而TikTok的全球用户量在短短四年內就超過了10億。 為了應對全球關切,張一鳴聘請了來自迪士尼的高管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擔任TikTok的首席執行官(CEO)。在美國和日本金融巨頭的資本加持下,字節跳動的估值高達750億美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創業公司。

瘋狂打壓中國互聯網企業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了兩項總統令,將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與TikTok、微信及各自的中國母公司進行任何交易。作為反擊,TikTok正計劃起訴美國政府。

隨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拋出了他的新版本“清潔網絡”計劃。美國眾多批評人士針對這一新計劃警告稱,蓬佩奧並不是想要 “清潔網絡”,而是想進行“技術—種族”清除,即創建“沒有中國”的互聯網。同樣,他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也是旨在建立一個“沒有中國”的亞洲。

在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説《審判》中,主人公 “沒有做錯任何事”卻被逮捕。對中國企業來説,類似的噩夢始於兩年前。2018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在温哥華逮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

美國政府將中美緊張局勢升級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短短四年內破壞了40年間建立起來的戰略互信。但是,事實上,美國針對中國以及歐洲和日本的創新領先者發起技術戰的歷史可謂“悠久”。

美學者:對華“科技冷戰”暴露美國脆弱性

迫使日本陷入長期停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主導了全世界的先進技術。但是在戰後恢復期結束後,西歐在技術領域的競爭力日益增強。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消費技術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直到它被迫簽署《廣場協議》。日本經濟也隨之陷入了長期停滯。

傳統經濟學認為,發展中經濟體在與發達國家進行貿易時,通常是以初級商品換取發達國家的製造技術。但是美中貿易並不具有這樣的特徵。相反,美國正在以初級商品換取中國技術。尚未進行的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焦點之一就是“中國購買美國大豆”。

美國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採取極其嚴格的管制措施,限制對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出口 “雙重用途“技術。而在美國之外的CEO們看來,這種管制是美國意圖延長其在商業競爭中不再具有的戰略優勢的一種非經濟手段。

在21世紀,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控制整個技術生態系統。然而,美國卻想做到這一點,因為五角大樓追求的是“全方位主導”(full-spectrum dominance)。所謂“全方位主導”,即整個世界,特別是新技術領域,都被視為“作戰空間”,都必須被美國單獨主導。

不擇手段欲奪取5G優勢

直到最近,在5G移動技術的國際競爭中,美國企業仍處於落後地位。從歷史上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一直主導着第一代模擬通信(1G)系統。隨着管制放鬆,美國失去了優勢。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全球化加劇的背景下,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系統(2G)應運而生,歐盟制定了GSM標準,從而推動了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的崛起。隨後,歐洲領先企業與韓國的後起之秀們一起,在21世紀初3G數字寬帶領域佔了上風。

多年來,微軟一直試圖霸凌併購買體量巨大的諾基亞。令芬蘭人感到意外的是,在2010年,諾基亞董事長喬瑪·奧利拉(JormaOllila,他同時擔任英荷殼牌集團董事長)舉薦微軟前高管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成為諾基亞的首位非芬蘭籍董事。埃洛普曾有過備受爭議的重組經歷。四年後,這個“特洛伊木馬”(芬蘭人這麼稱呼埃洛普)使這家擁有150年曆史的瀕臨倒閉,(手機業務)被廉價出售給了微軟。

在20世紀10年代, 4G移動通信技術見證了中國創新企業(華為、阿里巴巴、騰訊、小米)和印度IT巨頭(塔塔、Infosys、Winpro)的崛起。隨着5G競爭時代的開始,除了蘋果公司的iPhone(對於大規模使用而言價格太高)之外,美國公司在5G時代不再佔據主導地位,因此,白宮和五角大樓對此越來越焦慮。

美國對TikTok的“圍獵“其實是是歷史的重複,是美國強取豪奪老故事的最新一章。

美學者:對華“科技冷戰”暴露美國脆弱性

抄來的創新,搶來的主導

過去,正如一些歐洲和日本公司一樣,中國的跨國企業學習和效仿的是西方的技術領先者。而如今,中國的企業在創新領域表現出色。

美國公司在國際上仍保持競爭力,但不再是唯一的創新者。美國半數研發都與依賴供應商網絡、逐漸腐化的國防合同有關。結果,美國公司在商業競爭中越來越多地模仿國外同行。這並不意味着美國實力不足,而是因為新的全球競爭對手在崛起。

這就是為什麼微軟今天要收購TikTok,就像昨天購買諾基亞一樣。當估值下降時,資產會更便宜。

抄襲已經成為美國企業新的遊戲規則。以Facebook為例,Facebook因反競爭行為在全球範圍內被指控甚至被起訴。由於失去了創新優勢,它已經山寨了許多本土競爭對手的產品,例如SnapShot(Facebook克隆出了Slingshot);Timehop​​(Facebook的“On This Day”); Snapchat的功能(Facebook旗下有Instagram); Zoom(Facebook的Messenger Rooms)。

現在,中國公司和應用程序已經加入了全球領先創新者行列,遊戲的舊規則正在改變,而Facebook的策略卻沒有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它旗下的Instagram剛剛推出了被稱為TikTok山寨版的Reels功能。

美國的經濟民族主義還能走多遠?

抄襲的很少像原創的那樣富有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白宮需要以“國家安全”為説辭,對不再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進行保護,目的是為其“全方位主導”戰略提供合法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政府很可能將目標對準中國一家又一家技術巨頭。首先,美國會努力去限制、邊緣化和清洗這些公司,使其遠離美國。接下來,美國政府可能將重點放在這些公司的高管和國際供應商上。以拉攏開始,最後卻可能以威脅和制裁結束。最終目標就是實現“全方位主導”。

因此,特朗普政府正在促進美國“國家冠軍”企業的崛起。也就是説,這些企業表面上是私人企業,但實際上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保持主導地位。

此類政策促進了國內的經濟民族主義,並在全球範圍內抬頭,而這將進一步加劇保護主義。但是,這些政策並不能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只會起到破壞作用。美國想借助這些非經濟手段清除中國創新技術,註定會失敗。

關於作者: 丹·斯泰恩博克(Dan Steinbock),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訪問學者,美國智庫印中美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文章內容不代表《中國日報》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5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學者:對華“科技冷戰”暴露美國脆弱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