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雲”成為熱門詞。翻開一張報紙,同一版面有四則帶“雲”字標題的消息:第一則是農業消息,專家開設“雲課堂”,進行“雲問診”,田間地頭興起“雲春耕”。第二則是人才招聘消息,人才代表“雲參會”,人才對接“雲面試”,人才項目“雲簽約”。第三則是監督消息,借力“雲直播”,開展“雲監督”,助力異地幫扶項目。第四則是審理消息,公益訴訟案“雲宣判”,售賣不合格油條受重罰。其實,對這幾件事,用“線上”“網上”來代替“雲”,也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何況幾年前,這樣做的並不在少數,説來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現在,都以“雲”的名義大行其道。
“雲”的迅速火爆,與新冠疫情直接相關。各方面從線下轉戰線上,以數字化手段來應對危機、恢復經濟。線上交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雲服務無處不在;疫情圖、健康碼,雲計算大顯身手。疫情倒逼出了雲服務的進度和廣度,也展示了雲計算的能力和潛力。但是,火爆之下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泛雲化”,甚至是“假雲化”。現在湧現出五花八門的“雲XX”概念,相當一部分與“雲”的內涵相去甚遠。
雲計算這一概念的本義,是將很多計算資源集合起來,構成一個計算資源共享池,向用户按需服務。與之比較,可以看到目前這股“泛雲化”潮流中既有一些地方搞形式主義的影子,也有一些企業做虛假宣傳的噱頭,還有一些社會羣體盲目跟風,“花架子”並不少見。有的愛做表面文章,注重外表包裝;有的把線下活動搬到線上來,新瓶裝老酒,思維沒改變,做過就算過,不願在數據庫建立、數據的分析利用這個上雲的要害之處下功夫。特別是不尊重科技卻表現出講科技的姿態,在造勢上搞“創新”風生水起,實質上反映了一種浮躁之風。
雲化不僅僅是在線,其核心是數據化。上雲最終還是要看企業如何應用雲來增強其算力,以數字賦能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未來企業比拼的是計算能力,沒有數據化,就稱不上真正意義的雲化。
眼下,新一輪以數字基礎設施為主要內容的“新基建”正在興起,我們尤其需注意“泛雲化”虛火症,別讓“泛雲化”變成“泡沫化”“魔幻化”,以至於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絆腳石”。政府需加大對上雲的引導推進力度,加強政策宣貫解讀,構建上雲效果評價體系,善於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實現對上雲工作的精準扶持。(作者阮重暉是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