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系統的“地籍檔案”,國家土地在不到百年內消失了一半
古代地理學發展緩慢,所以,直到清朝,一份完整且精確的地圖都是彌足珍貴的。正因如此,統計耕地、賦税,一度是統治者要面臨的難題。《魚鱗圖冊》的出現,緩解了宋、元、明、清四朝“統計難”的狀況。
宋人將山川河流、平原田地依次排列,以繩子和參照物進行測量,分別繪製入冊。在這部冊子上,還附有土地的相關資料。正因為《魚鱗圖冊》的問世,這種統計方式保證了封建王朝賦税的正常徵收,也讓土地所有者的權益受到保護。
之所以被稱作“魚鱗圖冊”,是因為繪製圖冊的人將每一塊土地單獨繪製,就像將土地拆分成魚鱗一樣。
《魚鱗圖冊》裏收錄了百姓的家庭信息以及土地信息。例如:某家有多少人口,田地和土地是租來的還是自有的,每年需要上繳的賦税,是否因兵役等特殊情況享有福利待遇等等。古代的《魚鱗圖冊》,相當於户口本和個人信息檔案。
《魚鱗圖冊》最早投入使用,是在北宋時期。當時朝廷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發明瞭《魚鱗圖冊》,用來收錄官方的土地,以此為依據,防止官用地被流民侵佔引發糾紛。到了南宋時期,《魚鱗圖冊》作為統計資料正式投入使用。
婺州(現浙江地區)位於中原以南,土地相對零散。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亂爆發之後,婺州土地零散的情況更加嚴重。婺州的地方官想到早年朝廷使用的《魚鱗圖冊》十分便利,於是,便開始繪製圖冊,以此作為依據向民眾徵收賦税,處理田地糾紛。
明朝建國以後,朱元璋開始清查全國的土地。當時沒有衞星,也沒有計算機,所以丈量土地是一件相當繁瑣的工作。但對於每個新王朝來説,這都是必經流程,馬虎不得。在丈量土地的過程中,明朝的官吏順便將土地繪製成魚鱗冊,與賦役黃冊一起作為户籍、土地依據,並在上面記錄了土地主人的户籍情況。
從現存的文物來看,這種圖冊是以“户”為單位的,上面寫着每位家庭成員的姓名、年齡、資產、土地情況。因為冊子的封皮是用黃紙做的,所以又被叫做“黃冊”。每隔十年,舊的黃冊就會作廢,需要錄入新的黃冊。這份黃冊總共有一式四份,一份被送入大內、一份被送入州衙、一份被送入府衙、一份被送入縣衙。
如果縣衙的黃冊與實際情況出現了出入,便前往府衙與另一份黃冊進行對照。到了後來,國家逐漸穩定,朱元璋規定每年要按照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對土地進行審查。這一時期的魚鱗圖冊,可以説是相當完備了。自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被納入制度以後,偷税漏税的情況大幅減少。
對於一個剛剛建國的王朝來説,這兩部小冊子維護了國家經濟發展,可謂相當重要。隨着時間的推移,魚鱗圖冊記載的內容變得更加詳細,成為户籍制度的一部分。洪武十四年,朝廷下令將所有魚鱗圖冊中加入平民的職業性質。
當然,當時的職業劃分比較簡單,種地的就是“民”,在役的就是“軍”,從事手工業的就是“匠”,沒有現今五花八門的職業劃分。州府縣任何一級的户籍官員,不得私自篡改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上的內容,否則一概處以極刑。
畢竟,在當時除了民籍軍籍匠籍之外,還有樂籍等地位卑賤的社會階級,為了防止階級上的僭越,所以朝廷對魚鱗圖冊的管理相當嚴格。這一時期的魚鱗圖冊,儼然成了大明百姓的“户口本”。
每個被登記在冊的老百姓,都要在固定的範圍內活動(通常為以民宅為中心方圓百里的範圍)。這種政策是為了防止大量流民流入其他州縣,對該區域的社會治安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因為有了魚鱗圖冊的存在,一些逃亡的罪犯亦無處遁形。
然而,魚鱗圖冊畢竟只是一種起到輔助作用的統計工具,想要將河山社稷治理得井井有條仍離不開良政。洪武二十六年開始,由於朝廷的賦税標準逐年升高,出現了大量流民。由於流民的數量太多,以至於,地方政府根本無法制止。
從這以後,魚鱗圖冊的內容變得越來越混亂,已無法清楚地記錄土地情況。到了弘治十五年,全國登記在冊的土地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一半,這些消失的土地,都成了官員和地主的私有資產了。
直到萬曆六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為扭轉明王朝經濟危機,決心改革賦役,最終,在全國推行了“一條鞭法”。這次改革是以丈田均賦開始,在奏請神宗批准後,明廷開展了繼洪武清丈之後的第二次全國土地清丈。
凡莊田、民田、職田、蕩地、牧地全部清丈。萬曆八年內閣對清丈工作提出八項要求,清丈工作由布政使司及府、州、縣負責;嚴查隱佔之土地和漏税之田產,追繳欠税。各縣清賬事宜由知縣主持。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土地的重新丈量和登記造冊。
全國土地恢復到7013976頃,比弘治年增加近300萬頃,並於萬曆九年編製成新的《魚鱗圖冊》。
參考資料:
【《魚鱗圖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