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4月我曾專門參觀過陝西朝邑的豐圖義倉,震撼之餘,心裏仍覺得少了點什麼。對一個地方的瞭解,繞不過當地的名勝,但又不能僅限於那些名勝。念念不忘中,我又踏上了古同州的土地。
位於黃河西岸的這片土地,北邊是黃土高原的餘坡,沙土堆積,連綿不斷,東邊是黃河灘,南邊是沙苑地,好不容易中間平坦些,卻是鹽鹼地。再貧瘠的土地上也要生民立命,何況它還處在黃河文明的“白菜心”上。早在西漢時,朝廷就開始動工,引洛水衝鹽鹼。水往低處流,洛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古同州西南邊繞了一圈,卻被沙土坡隔在了外面。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開挖龍首渠,想從北邊穿過沙土坡,把水流引進“白菜心”。可惜沙土坡容易塌陷,還容易滲漏,無功而返。後來在沙土下挖洞,用柏木支護,勉強把水引了過來,這就是井渠。可惜它洞口小,引水少,頂不了大用。從那以後,歷朝歷代想有作為的皇帝,都盯着這片土地和這個工程。北周再次大興土木,引水工程初現規模,提升了國力,為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1934年,楊虎城、李儀祉等有識之士召集當時的精英人才,疏通、擴充洛惠渠,用豎井加井渠的模式,在橫渠裏鋪設軌道,把沙土運出來,把石頭運進去,用石頭砌牆箍頂,有效防止了涵洞的坍塌。歷時13年,動用了三省18縣的數萬人員,花費更是不計其數。義井分水站附近,建有一個藏銀樓,專門用來存放工程所需的銀兩。
真正實現古人夢想的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壯舉,特別是後來盾構機的應用。時進隆冬,雨水減少,但總乾渠裏仍有兩米多深的水流,通過三個分水渠,像遍佈全身的毛細血管一樣層層導流着清水,滋養着“白菜心”裏的50萬畝土地,讓大荔人過上了好光景。
沙土地裏莊稼不好長,卻能長出好水果。大荔西瓜一直馳名天下,讓十幾萬人祖祖輩輩吃着西瓜的甜蜜飯。今天,更多的人靠冬棗奔小康。這種從山東引進的品種,落户到大荔的沙土地後,蝶變出新口感,賣上了好價錢。為了讓果木安全過冬,早點掛果,大荔人大手筆投入,在幾十萬畝土地上建起塑料大棚,在棚內加温催生。從洛惠渠分水站出來,沿着中乾渠,一路驅車到黃河灘,白色的大棚連綿幾十裏,像天上的白雲落到了地上,路邊各種冬棗儲存、銷售、物流的攤點比比皆是。
晚上,坐到九品十三花的餐桌旁,當地的朋友説,你看這十三道點心、十三道涼菜,哪一樣不是咱大荔土地上長出來的。土地是母,勞動是父,昔日的鹽鹼地成為今天的聚寶盆,離不開辛苦勞作的人。傍晚回城路上,我擔心地問,這成片的塑料棚,下雪了怎麼辦?文聯的朋友説,大荔人能吃苦,下雪時果農會守在大棚裏,不停地清掃棚頂的積雪,整夜整夜地忙。
上次在豐圖義倉流連了半天,竟沒有發現,它的北邊別有洞天。文聯的朋友把我們帶到了東嶽廟的舊址。地處十三朝古都的東門外,大荔可以遙看西嶽華山,皇帝定期要到山下的西嶽廟祭拜。東嶽泰山在千里之外,不方便常去,就在華山北邊的高地上建了一個東嶽廟。如今,絕大部分建築已經化作了土,院子裏只有一塔一樓。金龍塔建於唐貞觀年間,八角七層,內有螺形塔梯旋轉而上,中有天井上下相望。塔身全部由青磚砌成,雄偉壯觀,千年不倒,極似大荔人不屈的精神。岱祠岑樓原是一個戲樓,疊檐通柱、琉璃蓋瓦、斗拱挑角、雕樑畫棟,經受了歲月,保持着芳華。唐塔、宋樓、清義倉,站在戲樓上,遠眺山河,近觀歷史,朋友的臉上寫滿了驕傲。
下午四點多,我們在沿黃公路上向北行進。博學的朋友説,河對面就是鸛雀樓,王之渙當年舉目西望,看到的應該就是眼前這個土山吧。從多彩漁村的身後,我們驅車來到福佑古寨的觀景台。黃河灘上白茫茫的水面上,泥埂勾勒出豐富的畫面。這裏保障着西安人的餐桌,也鼓起了當地人的口袋。富裕起來的村民自發把所有屋頂塗成紅色,每家的屋頂都寫了一個大大的“福”字。百福納吉祥,百姓奔小康。望着身後的冬棗大棚和眼前的萬畝魚塘,覺得河洛圖出自哪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河洛精神在同州大地上綻放出的幸福圖景,還有寫在大荔人臉上的驕傲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