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在複雜的外部形勢之下,華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每一個國人的心。

前不久,華為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新品發佈會,除了Mate 40系列旗艦智能手機外,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也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短短10分鐘的時間,華為佈局汽車領域的野心昭然若揭。“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這句標語的背後,是華為所描繪的關於智能汽車行業的藍圖。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這次華為發佈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包括1個計算與通信架構,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車雲、智能網聯),以及30+智能化部件(如激光雷達、AR-HUD等)。通過AI、5G、雲計算等技術,以及鴻蒙座艙操作系統H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A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VOS三大平台的支持,華為希望以一種全新的模式與車企進行深度合作,幫助車企打造精品智能網聯電動汽車。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簡單來説,HI是華為第一次展示自己在汽車領域的完整能力。藉助HI,華為可以實現軟件定義,持續開發新功能,不斷優化用户的用車體驗,達到“常用常新”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今後HI 這個LOGO很有可能會成為新的汽車尾標,代表着一款車使用了華為完整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不造車,不代表不做汽車生意

顯然,相較於一些財大氣粗的互聯網企業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軍汽車領域,華為對於汽車行業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透徹,其汽車業務建立在相對成熟的思路的基礎上,並具有更大的想像空間,未來甚至有可能實現“贏者通吃”的局面。

事實上,華為一直在“暗暗”佈局智能汽車領域。早在2009年,華為便着手智能汽車電子配件的相關研究,並於2013年推出了車載通信模塊新品ME909T,正式部署車聯網業務。

華為自己不造車,卻能影響整個汽車行業,正是因為華為有了明確的方向。在華為看來,車聯網是汽車的大腦,若做好這一塊,華為就能收穫累累碩果。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2014年,華為成立“車聯網實驗室”,致力於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電動化的技術創新,延伸華為“端、管、雲”的ICT能力,面向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應用場景儲備技術。

在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首次解讀了C-V2X車聯網戰略,併發布首款商用C-V2X解決方案RSU;隨後在2018年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又發佈了MDC600計算平台;同年底的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華為展示了C-V2X在智慧高速上的實際應用。

2019年5月,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截至目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的員工總數已經超過 4000人,這一規模已經和中國頭部造車新勢力的員工總人數相當。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今年9 月,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生態論壇在北京舉辦。期間,華為介紹了其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雲服務三個方面的進展和發展邏輯。華為汽車業務的主要佈局,涵蓋了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等汽車行業未來最核心的競爭領域。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在2020北京車展上,華為在智能座艙展示了鴻蒙車機OS軟件平台、鴻蒙車域生態平台及座艙智能硬件三大平台,主要特性為:系統平台化、硬件模塊化、接口標準化;硬件可替換、軟件可升級、應用可擴展;降低車企對座艙系統的集成與開發難度等。

這次華為HI品牌則相當於通過一個具體的技術品牌將一整套智能化技術具象化。為了進一步強調技術實力,華為稱其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即擁有快速迭代和匹配能力。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以自動駕駛技術為例,華為提供高階自動駕駛ADS,以L4級自動駕駛架構為基礎,提供面向L2+級-L4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包括傳感器、中央超算、算法。在這些技術上,華為不僅技術領先同行且這些技術具備自主學習優化能力。

而在智能電動系統領域,華為基於PDDP電動數字化開發平台多物理場耦合AI仿真尋優算法,打造了業界領先的智能油冷散熱技術,可以讓高速狀態下冷卻效果更優,提供更強的動力輸出。同時,華為基於30年在電力電子技術上的積累,提供業內獨家全系800V高壓快充解決方案,可以做到充電10分鐘續航200公里。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與此同時,從華為公佈的華為HiCar進展來看,目前,已經有150款以上的車型確認搭載華為HiCar,2021年預計有500萬台車將會預裝華為HiCar。

針對後裝市場,華為也推出了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老款車型的車主可以購買這一產品讓非智能汽車變得更加智能。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支持華為HiCar,將在未來上市。

 

“朋友圈”擴容

隨着業務不斷取得新進展,華為下定決心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汽車領域的業務邊界。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話説:“華為不會造車,而是聚焦ICT技術,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與車企一起造好車。”

也就是説,華為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家Tier 1供應商。

仔細想想,華為入局但不造車,其實是以退為進,為的是把所有車企都變成合作夥伴。

所以,可以看到的是,華為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2014年,華為先後與東風、長安、一汽簽訂合作協議,在車聯網、智能汽車領域共同開發;2015年華為接連拿到來自奧迪、奔馳的通信模塊訂單;2018年東風和華為深化合作,打造智能網聯汽車;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華為首次以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身份參展,並與沃爾沃、上汽榮威、北汽ARCFOX、寧德時代、四維圖新等多家主機廠和零部件配套企業開啓戰略合作,提供ICT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服務。

據華為工程師透露,有不止一家車企全套搬用了其整套架構,甚至還有車企為了能夠更加適配其日後的新技術,不惜專門打造了全新的汽車平台。顯然,以華為的技術實力,很多車企都以樂於與華為扯上關係。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比如2019年12月,新寶駿發布全球首款搭載華為HiCar的量產汽車——新寶駿RC-6。據瞭解,新寶駿RC-6搭載華為HiCar後,可以實現與數億的華為智能終端生態無縫連接,構建“人-車-家新生態”。同時,基於5G技術,新寶駿汽車將實現多項先進科技,其中包括手機與車機無感連接、車內一鍵啓動遠程控制家居、車內駕駛員疲勞狀態監測、共享Android應用新生態等功能。

換句話説,在華為HiCar的加持下,新寶駿RC-6直接實現了在"移動"中體驗智能科技,它的功能性幾乎超脱了傳統汽車的範疇,是當之無愧的"移動智能空間"。

除此之外,華為旗艦店的常駐展車沃爾沃XC90,也是智能化、數字化以及互聯化發展趨勢下的強強聯合產物。通過華為HiCar能夠接入華為在AI、語音、計算機視覺等方面的能力,通過調用手機的AI、5G模塊賦能車輛,使車更加智能。軟件上實現生態共享,在車內使用百萬應用。硬件上,能夠調用車速、方向盤轉角、檔位模式、汽車環境光傳感器在內的車身數據以及空調、車窗、喇叭等車身控制部件。

在即將開幕的廣州車展上,搭載鴻蒙OS車機版的沃爾沃XC 40 Recharge 純電版將會上市。相信更多搭載鴻蒙OS車機版的量產車型已經在路上了。

與此同時,自2019年4月發佈全球首款5G車載模組MH5000以來,華為已經向生態圈夥伴與眾多車企提供了5G車載模組MH5000、5G車載終端T-Box平台等產品和技術,支撐5G汽車以及5G+C-V2X智能網聯的應用創新。

而今年,隨着5G基站在全球範圍內的加速建設及5G通訊技術的加速推廣,華為更是聯合一汽、長安、東風、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長城等首批18家車企,成立了“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11月14日,在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宣佈,長安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其中,華為將參與長安全新技術架構“方舟架構”的聯合研發,未來該架構將完整覆蓋A0級-C級的所有車型。

 

華為的優勢

眾所周知,要想真正實現電動化、智能化以及自動駕駛,離不開智能駕駛座艙、電動系統、5G網絡連接、車載數據中心以及與雲端的交互等。

這幾個方面,也恰是華為在ICT領域多年來所做的,如5G、雲計算、人工智能芯片等。也正是這些,使得華為能比較輕鬆地切入。

可以看到,無論是在相關領域聯合車企進行開發或是在訂單上的合作,ICT始終是華為最為倚仗並不斷強化的核心。在華為看來,智能汽車是ICT行業與汽車行業融合的產物,隨着汽車行業加快轉型,基於ICT的硬件和軟件將在未來汽車行業中發揮更大價值,這是其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的根本原因。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隨着汽車業務的推進,傳統汽車的屬性和價值結構也正在改變。在華為看來,雖然其汽車業務還沒有走向規模化,但未來有望遠超車身、底盤等傳統技術在整車上的價值,形成一個新的增量市場。

正因為如此,華為在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之外,新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這一標籤,也更加有利於其與車企展開深度合作,並在汽車產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4 字。

轉載請註明: 華為的下半場交給了汽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