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交流之路斷不得——正確把握中美關係航向系列評論之四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記者郭爽)近50年前,中美“上海公報”為中美科技合作定調:對中美兩國互相有利,對進一步發展聯繫和交流提供便利。這短短一句成為此後兩國科技交流的基礎性註腳。1979年,兩國政府間第一個正式合作協定——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簽署。自此,中美科技交流正式開啓。
40多年來,從零星溝通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深入合作,中美兩國已互為不可或缺的科研合作伙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統計數據顯示,中美互為第一大國際合著論文合作對象,相互依賴遠超其他任一國家。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正負電子對撞機、核聚變等眾多合作項目讓兩國互惠共贏,基因組研究、量子計算、空間科學等領域中美共同參與的科研成果更讓全球共享福祉……事實證明,中美科技交流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以及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合民意、得民心、順潮流。
令人遺憾的是,上屆美國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為藉口對中國科技領域無端打壓、密集“封殺”,手法惡劣,令人震驚。一些美國政客對推動兩國科技進步、增進民間友好、帶動全球多領域健康發展的中美科技合作視若仇敵,打着“美國優先”的幌子,固守零和思維,企圖關閉交流大門。
然而,與40多年前兩國學者間的零星聯繫不同,今天的中美科技交流早已形成無法阻擋的燎原大勢。從硬件到軟件,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研發,兩國科技發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融合中不斷優化鞏固推進。美國保爾森基金會旗下“馬可·波羅”智庫去年發佈報告顯示,美國科研機構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員有中國教育背景,美國能夠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與來自中國的人才關係密切。
對世界來説,中美科技交流合作更是“全球贏”。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科技交流合作的成果為應對氣候、環境、生態、能源、疾病等全球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對世界穩定發展持續產生深遠影響。
可以預見,破壞中美既有科技交流合作,將打亂全球數十年建立起的科技合作生態與供應鏈良性反饋和循環機制;在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迫在眉睫的人類危機面前,給國際社會有效推動應對機制平添障礙;在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領域,讓國際社會在倫理討論、標準制定等方面難以協調;在基礎科學領域增加科研人員的重複性勞動,減緩世界創新和發展的速度;在互聯網等領域製造不同標準和體系,導致並加劇世界分裂……
事實上,中美科技交流之路不會被阻斷。今天,難以計數的中美科研人員正在開展務實合作,共同研究新冠病毒,共享疫苗和治療工具的研發成果,為全球抗疫提供解決方案。美國權威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發表的論文顯示,與新冠大流行前相比,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涉冠狀病毒的相關論文數量顯著增加,這表明中美之間牢固的科學合作關係是人類應對共同挑戰的必然需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珍妮·李坦言,“鑑於美中緊張態勢加劇,特別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我們以為美中相關合作會減少,但令人欣慰的是,恰恰相反。”
在日益多元的世界中,科技霸凌無異於種族主義之邪路;在日益互聯的世界中,技術圍堵等同於孤立者之歪路。要維護和增進兩國乃至全球人民的福祉,應優勢互補,而非脱鈎切割;應相互融合,而非彼此隔離;應合作共贏,而非衝突對抗。顯而易見,中美科技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斷不得,也不會斷。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