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還在加劇,美國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其他國家高科技產品的壟斷和打壓力度。但即使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科研人員帶來了新的突破!
據澎湃新聞4月1日報道,3月31日,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研製的7納米GPGPU芯片,在上海橫空出世。這是一款高性能雲端芯片,被命名為“天數智芯BI”,單芯每秒可以進行147萬億次的FP16計算,性能位居世界領先水平。
在這款國產7納米芯片問世之前,高端GPGPU領域,一直被英偉達和AMD等國際巨頭壟斷。令人驚喜的是,國產7納米GPGPU芯片不僅一舉打破了美國壟斷,還以同類產品一半的芯片面積,實現了兩倍的性能,功耗也更低,表現十分搶眼。
所謂GPGPU,就是通用圖形處理器,用GPU來計算原本由CPU處理的通用計算任務,廣泛應用於高性能計算、AI應用、基因組研究、金融預測分析、互聯網和雲數據中心等等,對教育、醫療、金融、互聯網等智能領域意義重大。
好消息不止這一個。據天數智芯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及高級副總裁鄭金山介紹稱,國產的GPGPU芯片即將進入量產和商用交付階段。換句話説,國產7納米GPGPU芯片一問世,就具備極強的實用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強調,這款國產芯片的性能指標不亞於國外的頂級產品。倪光南還説,“現在的國際形勢,我們可能買不到國外的先進技術,卡脖子的地方要儘快彌補,要補齊。”
要知道,一塊國外的高端GPGPU芯片板卡,售價可以達到一輛小汽車的價格。據估計,2025年,中國光是GPGPU芯片板卡的市場規模,就能達到458億人民幣。如果長期被國外壟斷,不僅是技術被卡脖子,經濟財富也會被大量收割。
眾所周知,計算能力是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礎要素之一,而芯片就是計算能力的基礎。目前中國在通用AI芯片方面跟國外差距很大,但是跨越式發展的腳步十分迅速。CPU、GPU這兩方面的短板,正在被中國全力突破。
如今科技競爭加劇,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遏制力度,尤其是半導體相關行業。華為的境遇,就充分説明了“放棄幻想、獨立自主”絕對不能是空口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迎難而上,在高科技領域不斷鑽研,打破西方技術壟斷。
例如最近的消息稱,中芯國際自研的“N+1”芯片製程工藝獲得新的突破,中芯國際的7納米芯片將在4月進行風險性試產。一旦通過風險性測試,中國就能夠繞開對EUV光刻機的依賴,自行加工生產7納米芯片。
雖然“N+1”工藝可以實現類7納米制程,功耗、良品率等指標與EUV光刻機存在先天差距,但至少解決了“被卡脖子”的問題,為國產光刻機的發展爭取了更多時間。未來中芯國際還將投入更高性能的“N+2”工藝流程研發,也期待中國科學家再接再厲,帶來更多的大好消息。
編輯:M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