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青壯年是網絡世界的主力軍,在網絡運用能力方面,祖輩遜於孫輩也是普遍的現象。我的13歲外孫玩起電腦得心應手,遊戲常更新,網友日漸多。今年暑假礙於疫情,我女兒又給他買了手機,除了遊戲,就是發微信。鑑於外孫性格內向,羞於與人交往,我提醒女兒:“別讓孩子沉湎於網絡,還是要把他推向社會,增進人際交往的能力。‘網絡互動’畢竟不能替代人際交往。”
毋庸置疑,互聯網已深度融入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據2020年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稱:截止3月28日,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手機網民規模為8.9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3%。在我國網民羣體中,20—39歲佔比近半,且有低齡化趨勢。
網絡的普及,不止是帶來了信息的多元化、便捷化,還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無障礙的“快車道”,用一種在線的“中介式”互動來傳遞聲音、宣泄情感、表達思想、尋求支持。但這種貌似“親密”的新型關係終究是一種虛擬世界,不發聲的“對話”,不謀面的“交流”,難免會產生線上和線下身份轉換的模糊感、新的時空緊張感和人際關係的焦慮感。恰如美國社會學家雪莉·特克爾在《羣體性孤獨》一書中所言:“人們發短信、發郵件、上社交網站、玩電子遊戲,從形式上看,人際溝通似乎更輕鬆、更密切,但實際上卻使人更焦慮、更孤單。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弱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溝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着互動的價值。”
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升斗小民,總得活在人情世故之中,都會在面對面的交往中學會處理各類矛盾、建立多元情感、培養健康心智。在同樣的機遇面前,有人脱穎而出,有人寂寂無名,有人半道折翼,除了天賦、才華、能力的差別以及説不清道不明的運氣因素外,我認為一個人能否將自己的人際關係轉化為助力至關重要。每個人都不可能在虛擬世界裏憑空成長,他總是在自己所構建的人際網絡中一點點前行,尋求突破。人際資源的獲取、提升和重組,光憑“網絡互動”是難以奏效的。
人際交往很注重語境。愛德華·霍爾在《超越文化》一書中提出了“高低語境”的概念。“高語境”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主要是依靠語言交流的場合而不是語言交流本身。“高語境”交流過程中,表情、動作,乃至眼神都屬於交流的內容,值得我們去關注和體悟。而“網絡互動”,僅停留在單純文字、圖片的來往傳遞,有的甚至連真實姓名、性別、職業等都一無所知,就頻繁互動起來,這隻能是處於“低語境”層面的交往,其結果事半功倍,甚或是虛擲時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網絡互動”不能替代人際交往,因為它輕忽了人的心理因素。一般來説,每個人都需要“關係”,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中,他才能敞開自己,認識和淬鍊自己的內心,人的成長不止是生理年齡的增長,更是心理上的成熟,並由此促進自己在社會上關係模式的展開。倘若缺失這一點,那是心智不全的表徵。當然,我們也不必高舉反技術主義的大旗,只是要降低對“網絡互動”的過高期待和過度依賴,更多尋求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保持對他人和羣體的真正好奇和關愛,以適應當下電子時代所亟需具備的生存能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