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富先老?外媒稱:“嚴峻的人口形勢阻擋不了中國的崛起”!

中國未富先老?外媒稱:“嚴峻的人口形勢阻擋不了中國的崛起”!

資料圖片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5月5日發表題為“嚴峻的人口形勢阻擋不了中國的崛起”的文章稱,“中國將未富先老”是人們在各種研討會上常説的一句話。其含義是,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很快就會遇到一個巨大障礙:人口問題。中國的生育率低,這意味着其人口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縮減和老齡化。

在人類歷史上,龐大的、不斷擴大的年輕人口推動了國家的崛起。大國需要有人上戰場,需要公民納税。拿破崙征服歐洲之前,18世紀的法國就出現了人口激增。但在21世紀,人口萎縮和老齡化可能不會產生像過去那樣的負面影響。未來的大國之爭不太可能由大規模陸地戰爭來決定。

如果説未來力量的關鍵是科技實力,而不是成羣結隊的年輕人,那麼中國處於有利地位。該國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最先進的能力。中國目前有約14億人口,本世紀中葉之前可能只會緩慢下降,因此也不會缺乏人力。

中國所面臨的真正挑戰在於人口的結構而不是規模。到2040年,全國約有30%的人年齡超過60歲。更多的老人將不得不由較少的工作年齡人口來支持,從而導致經濟增速放緩。

中國可能永遠達不到美國的人均財富水平。但是,即便中國人的平均財富只有美國人的一半,中國經濟的總體規模仍將輕鬆超過美國。

中國將很快失去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稱號。目前印度和中國的人口大致相當。但印度的經濟規模只相當於中國的1/5。因此,兩國間的財富和實力差距不會迅速縮小。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5月6日發表題為“機器人將使中國的GDP到2035年翻一番看起來很容易”的文章稱,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汽車製造商與日本同行就組建合資工廠進行談判。中國方面想要最新的設備——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對於日本來説,這很沒道理,他們努力向中國人解釋説,中國方面的競爭優勢在於低成本勞動力的無限供應。鑑於本國勞動力人口老化,日本不得不依靠資本而不是勞動力。今天,中國看起來遇到了和當年日本類似的問題。

對許多經濟學家來説,中國勞動人口在2013年已達到峯值,意味着該國將不可避免地出現經濟增速放緩和製造業空心化。製造業仍佔中國GDP的27%左右,一直是中國崛起為世界工廠的核心部門。鑑於中國人口正在老齡化,北京憑什麼認為其能在2035年使GDP再翻一番?人口陷阱肯定會成為阻礙這一雄心勃勃目標的最大挑戰之一。

然而,有理由認為,前景沒有乍一看那麼可怕。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科技與中國大陸工業自動化的快速發展。

中國大陸人口老齡化到來之際,正值機器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這很可能會改變未來的經濟動態。中國因此不一定會步日本和韓國的後塵,這兩個國家的製造業因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出現空心化。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師寫道:“到2024年,中國對機器人的需求將超過35萬台,幾乎接近整個全球市場的規模。屆時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也將是機器人最大的終端市場。”

科技和自動化將不僅有助於生產傳統產品,比如高端電子產品、軟件、機車和電信設備等,還將在中國着力發展的綠色經濟中發揮巨大作用。事實上,中國已經在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等領域裏取得較大的領先優勢,產量佔全球的80%,在風力發電機領域也是如此。

最後,持久生產力的關鍵不僅僅是使用機器人,也包括優化人類和機器人協同工作的方式。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亞洲經濟主管海倫·喬稱,中國有近3億務工人員,其中70%只有初中學歷。通過提高他們的技能,將能大幅提升人機協同能力。

對中國而言,到2035年使GDP翻一番意味着年均增長率達到4.7%。對於許多驕傲的中國人來説,這個數字似乎太保守了。他們很可能是對的。

作者:吉迪恩·拉赫曼、亨尼·森德爾,陳康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未富先老?外媒稱:“嚴峻的人口形勢阻擋不了中國的崛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