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半月談 | “相互寶”成“相互跑” ,網絡互助何以“門前冷落鞍馬稀”?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科技

“相互寶”成“相互跑” ,網絡互助何以“門前冷落鞍馬稀”?

半月談評論員 胡潔菲 蘭天鳴

最近,網絡互助頗不“太平”。繼去年8月運營不滿一載的百度燈火互助宣佈關停後,美團互助、輕鬆互助、水滴互助等幾大知名度較高的網絡互助平台也陸續宣佈下線……一度轟轟烈烈的網絡互助行業,頭部企業中只剩下螞蟻集團旗下的相互寶踽踽獨行。

按照一般的商業邏輯,競爭對手相繼退場後,相互寶作為業內“老大”應該樂得將剩餘的商業版圖收入囊中。然而,事實卻非如此,“滑坡”的是整個行業。半月談記者查詢相互寶披露的信息,發現最新一期分攤人數已經下降到9265.62萬,相較上一期驟降近200萬,而高峯時期相互寶分攤人數曾突破1億。為此,不少網友戲稱“相互寶”已經變成了“相互跑”。

如今,在各類視頻網站、知識社區搜索“相互寶”這一關鍵詞,“如何在支付寶內退出相互寶”“相互寶是智商税嗎”“加入兩年、如今患癌卻不能理賠”……各類諮詢、投訴和負面評價位列前排。

曾經廣受歡迎的網絡互助何以落得“門前冷落鞍馬稀”的下場?

用户的“用腳投票”中有答案。以相互寶為例,來自安徽的唐先生告訴半月談記者,其妻子在2018年加入了相互寶,當時重症疾病互助條款中包括甲狀腺癌,然而到2019年底,條款卻剔除了較為常見的輕症甲狀腺癌、輕症前列腺癌,因而唐先生妻子不能尋求分攤互助。

事實上,上線至今,相互寶已經多次修改了規則,且分攤費用從最初的每次1分錢上漲到如今的每次超6元。

作為普通商業醫療保險的有效補充,網絡互助曾一度因成本低、操作簡單大受好評,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等社會問題。然而,規則“任性”修改、病種“任性”剔除、分攤費用大幅上漲……凡此種種,不僅“凉”了諸多用户的心,也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設計初衷——究竟是從事互助計劃,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金融行為?

事實上,儘管一再聲稱自己與保險機構和公益機構有本質區別,但大多數網絡互助平台在產品設計上都與保險極為相似,也由此收穫了大量的客户資源、社會關注資本和潛在盈利轉化資源。同時,由於其產品兼具金融、保險、公益性質,法律和政策監管存在滯後,網絡互助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優勢,收穫了諸多監管真空的便利。

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的話傳遞了明確的態度。在談及美團互助關停事件時,他指出,“是慈善就歸於慈善,如果打着互助旗號從事金融業、保險業,就偏離了互助的本質”“所有的金融活動都必須要‘有證駕駛’”。

在此前發佈的一則公益廣告中,螞蟻集團用“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來闡釋相互寶的意義。對於今天的相互寶來説,不把用户的“明天”放在首要位置,平台的“意外”必不會缺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