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團市值2萬億了,然後呢?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科技

1 月 19 日,美團市值突破 2 萬億港元,成為僅次於騰訊和阿里的港股第三大市值公司。

是的,2020 年是美團股價快速發展的一年,年初,美團的股價還不足 100 港元,到了 2021 年 1 月 19 日收盤,美團每股 341 港元,是年初的三倍多。市值也從 5 月的 1000 億美元,到如今的 2580 億美元,短短數月,市值翻倍。

好的股價離不開好的財報數據,據美團 2020 年 Q3 財報顯示,美團第三季度營收 354.01 億元,同比增長 28.8%,其中美團餐飲外賣業務交易金額 522 億元,同比增長 36.0%;新業務及其他收入 82 億元,同比增長 43.5%。

一位不願具名的對沖基金投資人士告訴《壹覽商業》,2020 年美團股價上漲與其連續兩個季度財報數據亮眼不無關係,然而這些數據背後也藴藏着美團的危機,處理不好,現在的市值可能是在透支未來。

餐飲外賣流量到頂

眾所周知支撐美團業務的三駕馬車分別是:餐飲外賣、酒店及旅遊和新業務。據《壹覽商業》統計,美團餐飲外賣收入在美團整體業務收入的佔比一直超過 50%,且有佔比越來越高趨勢。如 2019 年 Q1,餐飲外賣收入佔美團收入 55.7%,到 2020 年 Q3 這個佔比已經提升到 58.4%。從業務結構上來看,餐飲外賣已經成為美團業務收入增長的主力。

美團主要業務收入季度變化圖

餐飲外賣收入的增長主要靠訂單數和佣金。

訂單數量主要靠用户數量和用户使用頻率的提升。據 199IT 數據顯示,從 2019 年 Q1 開始,美團的活躍用户數一直在 4 億到 5 億之間徘徊,活躍用户同比增長率已經降低到 2020 年 Q3 的 9.3%,環比增長也只有 4 個百分點。顯然,短時間內通過用户數量和用户使用頻率快速增長來提高訂單數量基本不可能。

美團年交易用户變化圖

另一個方面,靠提升佣金來提升美團的收入,美團也在嘗試,但卻遭遇了滑鐵盧。在 2020 年三季度期間,美團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麼宣佈將百億補貼納入常態化戰略。2020 年 4 月 10 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責美團,稱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 60-90%,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地位。同時,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户的佣金最高達 26%,嚴重增加了商家負擔。

這個時候如果再外賣提價,就是"自毀長城"。

通過財報數據顯示,雖然 2020 年 Q3,美團外賣收入同比增長了 36%,但卻是靠犧牲利潤換來的。通過簡單計算可得,Q3 美團每單外賣的毛利潤在 0.25 元每單,上季度為 0.56 元每單。

2020 年 9 月,人物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直接把美團送上了熱搜,直指美團和餓了麼的餐飲系統和算法,在看似合理的算法下,外賣騎手正在經受着配送時間不合理、路線規劃有風險、配送超時罰款重等很多問題的困擾。如何保障騎手的利益,也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

即便美團的外賣業務雖然依舊處於行業領先位置,基本盤相對穩固,但是如今美團卻陷入了商家、消費者和騎手之間的"不可能三角形":一面是美團平台上的商家越賣越虧,一面是美團外賣騎手賺不到錢。如果平台讓商家和騎手賺到錢,自己也賺到錢,必將會提升外賣的價格,那消費者手中的外賣會越來越貴,這將是一個消費悖論。

顯然,在如今的形勢下,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餐飲外賣業務收入,不太可能。

新業務成功遙遙無期

美團發佈的 2020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由 2020 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幣 15 億元擴大 39%至 2020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20 億元。與此同時,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同比擴大 68.8%,而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 3.7 個百分點。美團稱,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增長主要緣於"擴大了 B2B 餐飲供應鏈服務、美團買菜、美團優選及美團閃購等業務"。

得益於美團的 400 萬騎士的履約能力,美團想把運力複製到除餐飲外的更多領域。2020 年下半年,美團開始向同城零售進擊,阿里、美團、京東三巨頭搶奪市場,在社區團購領域打得不可開交,但是,美團的基因在社區生鮮上的探索也並不順利。

美團的社區生鮮業務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戰略佈局,一二線城市通過美團閃購、美團買菜業務日單量累計突破 300 萬單,低線下沉城市則憑藉社區團購平台美團優選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成為與滴滴、拼多多相抗衡的社區團購平台。

美團從未放棄過對社區生鮮的探索,早在 2017 年,美團開業第一家"掌魚生鮮",後面更名為小象生鮮,再到後面測試美團買菜業務,成立買菜事業部,美團的社區生鮮戰略幾經變化卻從沒有放棄的打算。

2017 年 7 月,美團推出第一家線下門店"掌魚生鮮"

2018 年 5 月,掌魚生鮮更名為小象生鮮,美團成立小象事業部,小象生鮮門店數量擴張至 7 家,其中北京 2 家,江蘇 5 家。

2019 年 1 月,美團測試前置倉模式。

2019 年 3 月,美團在北京測試美團買菜,到 2019 年 11 月,美團買菜已經進入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在全國擁有 70 個站點。

20 年 7 月,美團放棄小象生鮮,小象事業部改名買菜事業部。同期成立了美團優選事業部,美團優選作為美團推出的社區團購業務,主打為社區居民提供生鮮商品和生活必須品,用户當天線上下單,次日可以到門店自提。

2020 年 8 月,美團 APP 上線"團好貨",低價銷售百貨、生鮮水果等品類,這也意味着美團正式邁向電商領域。

2020 年美團大力發展社區團購業務,王興也在美團第三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最高效的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滲透到尤其是四五六線比較低級別的城市以及市場。"但到了 2020 年底,社區團購迎來了反對聲音,多家供應商聯名抵制社區團購,還有官媒人民日報點名。

過去三年時間裏,美團在社區生鮮的探索並不順利,即便餐飲外賣的基本盤趨於穩定,但就像《壹覽商業》提到的,餐飲與社區生鮮有着很大的差異。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此前有分析過商超生鮮市場規模,光生鮮可能就是 4-5 萬億的市場份額,加上商超體量,同城零售市場份額接近 10 萬億。

10 萬億市場的線上滲透率可能不到 5%,所以説從 5-50% 還有一個巨大增長空間。美團想搶佔生鮮市場份額,但就目前來看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即便美團有充足的信心在社區團購上,但在倉儲物流體系和供應鏈能力的建設上還是反應遲鈍。

從美團 Q3 財報中也可以看到,美團新業務還處於燒錢補貼的階段,2020 年前三個季度新業務的經營虧損也不斷擴大,美團閃購、美團買菜、美團優選都正處於燒錢擴張搶佔市場份額的階段,且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出現固定的競爭格局。王興曾表示將投入足夠的資源、有足夠的決心來贏得市場,這背後需要大量補貼低價產品來獲得流量,在搶奪團長大戰上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巨頭的入場就已經説明社區生鮮將迎來新一輪的補貼大戰,但其實在雄厚的資本背後,還需考慮自身的零售基因,從一家三方平台到一家零售公司,美團可能還需付出像餐飲外賣業務一樣的時間。

透支未來 5 年市值?

除了餐飲外賣和新業務之外,美團還有一個到店酒旅業務,被稱作為美團的現金牛業務。從美團 2020 年第三季度財報可以看到,經營溢利由 2019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23 億元增加至 2020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28 億元,而營業利潤率則由 37.7% 升至 43.0%,是美團三大業務中盈利最多的業務。

2020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美團到店酒旅業務淨利潤同比下降 11.9% 至 19 億元,而第三季度財報可以看到到店酒旅業務逐步擺脱了疫情的影響。但攜程在到店酒旅上的優勢顯而易見,長期積累下來的品牌信任度、商務和出遊對高星酒店的選擇、多年與高星酒店合作的穩定關係,以及攜程十分成熟的票務體系,所以美團想搶佔到店酒旅的市場份額,還要跨國攜程這座大山。

左手是老本行"餐飲外賣"和"到店酒旅"業務,右手是 30 萬億同城零售市場中的領頭兵,這種"發展老業務,探索新業務"的舉措是巨頭們的創新方式,而 2020 年激進的美團,可能正在透支自身未來五年的發展潛力。

美團將社區團購定為一級戰略項目,定調為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兩大主體業務之外新的增長點。餐飲外賣和到店兩大核心業務發展迅猛,早在美團發佈今年 Q1 財報時,王興就有説過:"預計到 2025 年每天將達 1 億份外賣訂單,每單賺到 1 塊錢經營利潤。" 對此,《壹覽商業》向某電商分析師瞭解到,目前美團兩個重點業務餐飲外賣和到店酒旅業務中,餐飲外賣業務市值按王興預測 2025 年每天 1 億單量,每單賺 1 塊錢,每年就是 300 多億的利潤,按 30 倍的估值估算,那麼在外賣業務,美團的市值是 1 萬億。

同理估算美團到店業務的市值,據悉美團現在到店業務每年有 100 億利潤,按 30 倍的估值來算,是 3000 億的市值,外賣和到店的市值加一起是 1.3 萬億。截止到 2021 年 1 月 19 日美團的市值是突破 2 萬億港幣,現如今的市值已經遠遠超過了王興對 2025 年的預測(《壹覽商業》僅以兩大主營業務為代表)。

上一個五年,美團餐飲外賣業務流量到頂,探索社區生鮮道阻且長,下一個五年,美團還有什麼想象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