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拯救娃哈哈?

誰來拯救娃哈哈?
圖/IC Photo

文/DoNews 單立人

責編/楊博丞

杭州電博會上,娃哈哈在入口位置,支起了幾乎全場最大面積展位。

這是娃哈哈最新產品線的一次集體亮相——康有利、御燕莊、娃哈哈奶茶,悉數在場,等候被瞭解被選中的新旅途。

誰來拯救娃哈哈?
作為“初代國貨之光”,娃哈哈曾創造過僅次於華為的中國第二大民營非上市公司的紀錄,營收一度攀至783億元頂峯。

但從2014年開始,娃哈哈的業績便一路下滑。去年,營收直接跌至469億元,5年時間縮水超300億元。

現年33歲的娃哈哈,無疑是焦慮的。它也一直試圖自救,挺過中年危機,但收效甚微。想打破常規,但又固守傳統,娃哈哈的自救無疑是矛盾的。

從聯銷體到電商體

娃哈哈創造的輝煌,與它的渠道模式密不可分。

在一次採訪中,宗慶後曾被要求總結娃哈哈成功三要素,但宗慶後卻直言,“沒有三條,只有一條——渠道,也就是我們娃哈哈的聯銷體。”

娃哈哈官網上是這樣介紹聯銷體的:“30餘年來,娃哈哈精心編織出一張覆蓋近萬家經銷商、數十萬批發商、數百萬家銷售終端的聯銷體網絡,如毛細血管般深入全國各地的縣鎮鄉村,使得娃哈哈的新產品能在最短的時間鋪向全國”。

綁定渠道、快速鋪貨,被認為是聯銷體的核心優勢,它使娃哈哈的每一款新品,能快速而暢通的流入到終端渠道。最重要的還有,娃哈哈實行進貨一次結算一次,既保證了充沛資金流,又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

不過,硬幣兩面性一直存在。渠道“等級森嚴”,容易失去對各環節掌控,又無法及時瞭解消費者喜好,整個系統的傳導機制效率低下,導致成本上升利潤下降。

而電商的扁平化,更讓聯銷體模式相形見絀。聯銷體嚴格的價格差體系,使渠道商無法打折,利潤因此受損。也就是在阿里、京東上市的2014年,娃哈哈的業績開始滑坡。

如葉國富一般,宗慶後也曾diss過馬雲,他認為新零售是“胡説八道”,“電商不如實體經濟”。但今年以來,宗慶後用實際行動演繹了“真香定律”。

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裏,娃哈哈在電商領域動作頻頻。先是斥巨資成立兩家電商公司,法人代表均為宗慶後;緊接着又在某節目中首次宣佈自建電商平台的消息;隨後還在“康有利電商平台發佈會”上透露,娃哈哈電商大廈將落成的消息。

更重磅的是,娃哈哈的電商平台不是一個,而是四個。除上述提到的康有利電商平台,另外三個分別是食品飲料電商平台、跨境電商平台,以及與年輕人溝通交流的哈寶遊樂園。

如此密集而急迫的“求變”,娃哈哈的焦慮不言而喻。但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娃哈哈,似乎仍然未放下對聯銷體的執念。

DoNews下載康有利APP後發現,會員依次分體驗官、雲創客和雲店長三個等級,升級的判斷標準,也只是簡單粗暴的訂單額。

誰來拯救娃哈哈?
再結合宗慶後介紹:康有利將號召10萬創業者,為其貸款做零售商,同時還會把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聯結到線上,實現“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一體化模式。

難道電商平台只是聯銷體“數字化”的工具?娃哈哈將覆蓋全國的聯銷網絡搬到線上,同時大有發展更龐大終端零售商的野心。

據宗慶後介紹,康有利將以社交電商的模式進行銷售和推廣。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近兩年,娃哈哈在微商渠道試水的情形。

2019年,娃哈哈依託哈多多平台旗下的微信商場,銷售大健康產品。但後來被曝出“涉嫌傳銷”,因其在發展微信商城會員過程中,存在通過代理發展多層下線的行為。

委託他人不成,娃哈哈乾脆自我掌控。但這次社交電商模式,娃哈哈又該如何把控裂變的銷售模式?在流量被阿里、京東、拼多多壟斷的當下,娃哈哈採用迂迴策略,寄希望於社交平台。但“改良版”的聯銷體,真能給娃哈哈帶來新生機麼?

從兒童保健到成人保健

康有利電商平台,只是娃哈哈押注大健康產業的一環。

為迎合大健康戰略,娃哈哈還推出了主打燕窩製品的新品牌“御燕莊”。公開資料顯示,御燕莊將以“質優價廉”的產品,主攻全國二、三線城市。

而康有利平台上,則主要銷售娃哈哈的自有大健康產品,大致分為營養補充劑和功能食品兩大產品系列。而據介紹,未來還會引入國內外知名品牌入駐。

在“康有利電商平台發佈會”上,宗慶後曾介紹稱,娃哈哈在大健康項目上總投資額將達到數十億元,包含大健康產品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足以見得娃哈哈對大健康產業的重視程度。

宗慶後認為,大健康萬億市場規模,擁有廣闊發展前景,而且線上大健康市場分散,頭部企業空缺,同時疫情加強了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這是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最佳時期。

説起來,娃哈哈對於健康產業其實並不陌生。

三十年前,娃哈哈兒童營養口服液,以一句“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成功打開了全國市場。3年時間銷售近億元,這瓶營養液為娃哈哈完成初步原始積累。

如今,喝着口服液的孩子已經長大,娃哈哈也年過三十,從兒童口服液到大健康產業,娃哈哈像是完成一場迴歸。但在新世界裏,它能否再創輝煌,一切還是未知數。

多年來,娃哈哈不斷進行多元化嘗試。童裝、奶粉、白酒、房地產、城市商業綜合體……看似不沾邊的領域,娃哈哈也都曾涉足過,但大都無功而返,沒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引擎。

娃哈哈的營收支柱,依然主要來自營養快線、娃哈哈純淨水和爽歪歪。而這些拳頭產品,已經算“骨灰級”玩家了,離現在最近的爽歪歪,也有13年曆史了。

究其根源,盲目跨界、亦步亦趨的跟風模仿,讓娃哈哈逐漸落伍於時代。

在網上流傳着一張娃哈哈山寨爆款產品的圖片,娃哈哈也因此被冠以“飲料界騰訊”的“名號”。而在御燕莊的產品宣傳單上,鮮燉燕窩的包裝,也與時下流行的小仙燉產品非常相像。

誰來拯救娃哈哈?
儘管當年娃哈哈兒童口服液的靈感,也是來自於一款叫做中國花粉的口服液。但它瞄準了市場空白,創造了中國第一支兒童營養液,無疑是富有開創性的。

但後來這些年的“創新”,娃哈哈已經習慣於“啃老本”了。當它再次踏進大健康領域時,這裏已是非空白地帶了,娃哈哈又該如何創造吸睛頂流呢?

從宗慶後到宗馥莉

宗慶後與宗馥莉間的分歧,或許才是娃哈哈最大的矛盾點。

對於繼承人的委任,宗慶後是偏袒的又是遲疑的;而對於父親的管理,宗馥莉是尊敬的又是抗拒的。

關於繼承人,宗慶後曾提過兩種方案,一是宗馥莉接班,二是交給職業經理人。但從對接班人的培養上,宗慶後顯然更傾向於自己的女兒。

自2004年,宗馥莉留學歸來,宗慶後給她安排的崗位,一路從基層生產管理,到親自執掌為娃哈哈代工的宏勝集團。如今又讓宗馥莉進入集團,在品牌公關部施展拳腳。

但宗慶後也有着帝王般的“戀政”。75歲高齡,依然緊握董事長、總經理兩把大權。2004年,宗慶後表示70歲時再放權,2014年,他又表示,“70歲還是壯年,我還能再幹20年”。

宗馥莉曾在採訪中評價父親的管理是事無鉅細,員工每天只需要等待着他列好的工作明細。宗慶後對此回應稱,“我覺得這是中國特色,是民主集中制,但是還要集中。”

至今,宗馥莉仍沒有進入集團的核心管理層。宗慶後認為“富不過三代,主要是二代敗了”,可見,宗慶後在接班問題上,也充滿着對娃哈哈的擔憂。

事實上,宗馥莉在實操層面,確實還欠缺足夠經驗。

2016年,宗馥莉親自主導了定製化果蔬汁品牌“Kellyone”,提供高端定製化果汁飲品,採用現制模式,進行網上銷售,保質期為7天,但最終,“天價”的果汁沒換來高企的銷量。

2017年,宗馥莉開價5.73億港元,欲買下中國糖果,消息一出,後者的股價迅速暴漲。然而最終收購失敗了,傳言稱宗馥莉被莊家利用。暫且不論真實原因,宗馥莉在資本市場的首戰也以失敗而告終。

生活在父親的“專權”之下,宗馥莉急切想做出成績,但也因此欲速而不達。她曾言,最大的挫敗感來自於父親的不認可。所以,才有了宗馥莉身上的激進和反叛。

父親選擇的代言人,被她換掉,她覺得“太老了”;父親孵化的娃哈哈,她不喜歡,她覺得“太甜了”;跟父親一起打拼的老人,她避而遠之,她覺得“太煩了”。

對於父親的管理方式和戰略陽光,宗馥莉也有諸多看不慣。比如不應該情義管理,而應該重視制度;比如父親反對的上市、做電商,她不以為然。

一邊是不肯放權、執拗的家長,一邊是激進、反叛的孩子,管理隱患在側,娃哈哈還能輝煌如昨嗎?

每日話題

你有多久沒喝過娃哈哈了?你對娃哈哈品牌的產品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評論。我們會在評論中挑選一位網友,送出愛奇藝月卡一張。(統計週期為5天,綜合留言質量與點贊)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19 字。

轉載請註明: 誰來拯救娃哈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