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周評 | 赴美上市首日破發背後,水滴祛魅!

獨家周評 | 赴美上市首日破發背後,水滴祛魅!

明星公司水滴赴美上市首日即破發,股價跌幅逾19%。

從招股説明書披露以來,就不被很多人看好的水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求仁得仁。

對於水滴的商業模式,尤其是砍掉網絡互助平台之後,大家心存疑慮。監管風險之外,互聯網保險的水滴模式能否跑通,其多次描繪的“保險+健康”生態圈能否形成閉環,至少目前,悲觀者眾。

獨家周評 | 赴美上市首日破發背後,水滴祛魅!

流量老故事疲軟!

首日破發並非末日。

水滴創始人兼CEO沈鵬的前東家美團上市數日也破發,小米更是跟水滴一樣上市首日即破發,並連續破發20多個月。但現在,美團、小米的股市多頭“殺瘋了”。

流量帶來的無限可能性,是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長盛不衰的故事腳本。但平台“贏者通吃”的模式,今年遭到國家反壟斷的迎頭痛擊,水滴雖然距離壟斷尚遠,但嚴監管之下,流量故事疲軟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兩個月前,水滴的商業模式還是水滴籌、水滴互助和水滴保構成的商業閉環,三位一體。前兩者既完成了獲客前的風險教育,建立起客户心智的強社交關係,又同時給後者的保險業務導流,實現保險的銷售,互為犄角,環環相扣。

但隨着水滴關停千萬用户級的互助平台,最具想象力的流量故事戛然而止,剩下的能夠“貨與資本家”的故事,便只有水滴籌和水滴保了。前者處於監管的模糊地帶,後者儘管一直強調科技賦能,但穿透皮相,不過是賺佣金。而這佣金,賺得並不容易。

根據招股説明書,2018-2020年,水滴的營銷費用分別是1.85億元、10.58億元和21.31億元,而同期的收入為2.38億元、15.11億元和30.28億元,費用佔比均高於70%。

如此,就不難理解水滴連虧三年了。營銷費用高企,是因為獲客成本高昂,流量購買費用不菲,這就引出一個尷尬的話題:水滴自身的導流效果並不如大家預期的高,無論是水滴籌,還是已經關停的水滴互助,客户轉化率都在下降。

剝開招股説明書對“國內最大獨立保險科技平台”的濾鏡,保險佣金收入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2020年水滴收入30.28億元,其中佣金收入26.95億元,佔比89.1%。換言之,水滴是個賣保險的公司。

這樣的故事,自然難賣出高估值。

健康新故事畫餅?

水滴需要新故事。

在招股書中,水滴稱擬將募集資金用於加強和擴大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險業務、研發。“投資於數據分析和技術基礎設施,以及深化與醫療機構的合作關係,目標是構建一個“保險+健康服務”的生態圈。

在上市敲鐘儀式現場,沈鵬表示,水滴公司希望未來十年能與保險公司、醫療機構等合作伙伴打造中國版“聯合健康集團”。這也是沈鵬多次提到的構想。

對標美國最大的健康保險集團聯合健康,是個資本市場讀得懂的新故事,但比起已經跑通盈利模式的平台模式,中國版聯合健康集團仍雲裏霧裏,給予市場無限想象力。

用水滴自己的通稿語言來説,就是依託眾籌、保險等業務的用户積累、數據洞察和支付能力,開始向藥品和健康管理領域拓展,陸續試水“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藥付”等業務,水滴健康為健康體和帶病體提供互聯網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水滴好藥付則主要為帶病體提供保險創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務。

轉向大健康,知易行難。當下,眾多頭部險企在服務場景上的創新,無非就是“保險+醫療”,或者“保險+養老”,但由於我國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絕對優勢地位,險企很難在醫療資源上加以區分,構築起護城河,所以一旦競品出現,就會被快速複製和模仿。因此,醫療服務的競爭往往不在後端的服務,而是前端的銷售。

水滴的“保險+健康服務”,也很難打破這樣的醫療結構,以互聯網平台為底色的流量企業,對保險行業可能受用,對醫療行業可能並不適用,甚至,只對保險的前期獲客有效,後期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就不是流量為王那個邏輯了。

就算“好藥付”這樣的產品脱穎而出,能夠預見的最多是打通線下藥店,利用流量優勢帶量採購壓價,談不上深度的健康服務。

而水滴所謂的智能核保、智能理賠、智能醫療等科技優勢,也是仁智互見的問題,畢竟類似的話術,眾安也有,平安也有,幾乎所有進軍健康險市場的險企,都在向“智能化”靠攏,市場並未信服水滴有何獨特優勢。

並不寬闊的護城河!

我們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2021年赴美上市的水滴,與2020年赴美上市的慧擇,首日股價都破發。

這兩家公司,一個號稱“保險電商第一股”,一個自詡“保險科技第一股”,但好像核心產品都是同質的,就是保險中介。

慧擇和水滴的商業模式都可以歸結為,在互聯網平台上代銷保險產品,向保險公司收取手續費。

兩家也面臨着同樣棘手的困難,流量太貴了,獲客成本太高了。

慧擇2020年的營收和保費數據喜人,均獲得了高增長。全年促成總保費增長49.9%,營收增長22.8%,不過與此同時,全年淨虧損1830萬,下滑兩倍。

運營成本和渠道成本的高企,是慧擇繞不過去的結構性問題。慧擇要做大規模衝量,就要不斷燒錢付通道費,盈利就難保證。慧擇目前的流量更依賴於第三方互聯網平台,依賴於大V和KOL的引流,這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是一筆有可能吞噬慧擇全部利潤的費用。慧擇的盈虧平衡,就看議價能力是否能夠降低流量成本。

同樣的分析,也適用於水滴。水滴在招股説明書上提到,銷售和營銷費用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向第三方流量渠道支付的費用。一個做流量生意的平台企業,卻要依靠第三方的流量,面臨越來越貴的獲客成本,總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不合乎流量平台的運營邏輯。即使是為了做大規模,但保險行業可是不容易形成閉環的,因為最後一環,醫療服務,是公共服務,不是私域流量。

特別是,人們對於互聯網保險的最大期待,就是他們能夠顯著降低渠道費用,真正做到普惠。到目前,互聯網保險的明星企業眾安沒有做到,水滴似乎也步履維艱,不上市融資,誰都燒不起大把大把的錢。

護城河並不寬闊。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96 字。

轉載請註明: 獨家周評 | 赴美上市首日破發背後,水滴祛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