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體,大威脅
1994年7月,天文學史上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發生了,那就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在大約5天的時間裏,彗星的21個碎片對木星實施了輪番轟炸,釋放了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的恐怖能量。
這次彗木相撞讓人類捏了一把冷汗,科學家們意識到:太陽系內有無數的小天體,可能會撞擊地球,帶來同樣恐怖的災難。於是,他們還是不斷地觀測並記錄地球周圍的小行星,以確保它們在人類可預見的未來中,不會撞擊地球。同時,他們也在緊張地籌備着防禦策略,一旦真的有小行星,我們也需要有措施能夠避免不堪設想的後果。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提出過許多種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方法。網友們也紛紛大開腦洞,希望用人類最強大的武器——氫彈來對小行星進行轟炸,使其偏離軌道或者直接被炸碎,避免或減輕其對地球的傷害。
人們一直對氫彈轟炸小行星充滿了信心,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失望的答案。研究人員告訴我們:一旦真的有小行星可能會對地球造成毀滅性打擊,人類恐怕將會束手無策,就像是砧板上的魚肉一樣。
虛擬小行星
這一次的研究,由美國宇航局(NASA)領導,美國和歐洲航天局的專家們都有參與。他們利用計算機模擬的方式,設想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場景。在模擬中,小行星的起始位置在距離地球大約5600萬公里以外,並且有可能將在6個月的時間內撞上地球。
隨着模擬過程的進行,研究人員們通力合作,增加對小行星各項數據的瞭解,比如尺寸、運行軌跡以及撞擊地球的概率等等。
如果確定某顆小行星真的會撞擊地球上,那麼科學家就會在計算機模型中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太空防禦。
在模擬中,有一顆名為2021PDC的小行星,它就是人類最大的威脅。而它,正是我們要防禦的對象。
人類的“掙扎”
根據NASA的設定,這顆小行星在4月19日首次被人類發現,當時的計算結果是它有萬分之4的概率會撞擊地球。經過了大約1個星期的時間,專家們確定,它在10月20日左右有大約5%的概率會撞上地球,距離發現日期恰好半年——這個撞擊概率已經相當高了。
隨後模擬過程被加速,到了5月2日的時候,專家們重新繪製了小行星的軌跡路線。最終確定它幾乎百分之百會撞在歐洲東部或者非洲北部。他們提高了警惕,開始提出各種防禦性方案。
目前來説,有一種防禦小行星的方法比較可靠,那就是發射一個動力系統到小行星表面,然後迫使它改變軌道,遠離地球。問題在於,這顆小行星出現得過於突然。如果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麼以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是來不及發射任何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航天器的。
當然了,人類還可以像大家期待的那樣利用核武器對這顆小行星進行轟炸。可是,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35-800米之間,具體數值難以確認。在這種情況下,核彈對於小行星能夠造成多大的破壞,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是個令人遺憾的結果,儘管他們嘗試了所能夠想到的任何辦法,但都不足以挽救可能出現的危機。
逃命是唯一能做的
現實生活中的第三天,模擬進程來到了6月30日,距離撞擊發生只有不足4個月了。專家們再一次確認了小行星2021PDC的軌跡,它的撞擊點是在歐洲東部。另一組專家縮小了它的直徑範圍,在80-350米之間。
一天後,模擬進程也進入到了距離小行星撞擊前僅僅一週的時間。專家們最終確定,這顆小行星有99%的概率會撞擊在德國、捷克和奧地利邊境的地區。它的直徑大約是100米——這同樣是非常有威脅的。
在撞擊的時候,它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一顆大型核武器,對周圍區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科學家們也只能眼睜睜看着它墜毀,毫無還手之力。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逃跑,到世界上的其他角落,以躲避這場恐怖的災難。
當然,我們還要祈禱這樣的避難,不會造成極度的恐慌。而且,考慮到這個區域內的人口需要全部轉移,人類是否有這樣的交通運輸能力也是個問題。至於當地其他的生物、生活設施以及生產設備等等,人類就愛莫能助了。
現實生活中的撞擊
所幸的是,根據目前觀測記錄,可預見未來之內沒有小行星會真的傷害到我們。但這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放鬆警惕了,因為太陽系內還有很多小行星是我們還沒有發現的。一般來説,直徑超過140米的近地小行星就被列為有威脅的小行星了,它們攜帶的能量足以給地球造成巨大的傷害。而天文學家們推測,這樣的小行星,還有2/3未被我們觀測到。
而且,相對比較大的有威脅小行星,我們通常不會在只有6個月的時候才會發現,那些突如其來的小天體,一般也是因為太小才逃過了天文學家的法眼。
也許,某一天我們真的發現這樣的小行星時,它真的距離撞擊我們就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雖然這樣的概率看起來並不大,但考慮到後果的嚴重性,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並且未雨綢繆。比如利用推進器改變小行星軌道的辦法,確實沒有辦法在6個月內倉促完成,但是我們可以先準備一個推進器隨時候命,同時儘量提前發現有威脅小行星的時間。
根據卡爾達舍夫的文明等級劃分,1級文明尚且有可能被小行星所滅亡,更不用説人類這個只有0.71級的文明瞭。不管怎麼樣,人類需要趁着威脅尚未發生的時候,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這也是本次研究的意義。
好在我們意識到了自己仍然是那麼無力,所以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放鬆警惕。相信科學家們已經在認真思考如何防禦小行星的撞擊了,屆時,如果真的有小行星來轟炸地球,我們一定有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