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錢背後的便利,單車譜寫共享經濟新篇章

2毛錢背後的便利,單車譜寫共享經濟新篇章

圖源:圖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趣識財經(ID: qscj2018),作者趣識財經,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共享經濟時代最具代表的產物莫過於共享單車,其被賦予了極高的期待,不僅填補了城市交通的物理和觀念空隙,更為市民出行帶來了十足的便利。

日前,上海哈囉單車半小時收費2.5元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

趣識財經瞭解到,這已不是共享單車第一次上熱搜了。作為解決用户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出行神器,共享單車從誕生至今便為用户廣泛關注。

自然而言,本次熱議,價格是用户的聚焦點。針對“漲價”傳聞,哈囉單車官方回應,近期並沒有在包括上海、北京在內的地方調整價格。

當下北京等地,哈囉單車實際依然是1.5元/30分鐘。在上海,哈囉單車前15分鐘收費1.5元,此後每15分鐘收費1元,每小時4.5元。

2毛錢背後的便利

一場沸沸揚揚的單車漲價風波不攻自破。但在熱搜過後,一場關於互聯網與價格的討論,被網友正式拉開:10元錢,究竟能幹嘛?

“兩瓶水、一個漢堡、半斤豬肉……”,曾幾何時,引以為傲的10元錢,只能支付起生活點滴。

如今,從互聯網消費層面來看,10元錢可乾的事情,似乎也不太多。

兩次充電寶,擠兩次地鐵,上網1小時(網吧),10元錢不夠大,只能解決一兩個小問題。

但不可否認,這一個個小問題,都是用户的燃眉之急。

以共享單車為例,整體而言,10元錢只能支付兩小時的騎行。但化整為零,又是不一樣算法。對大都數短途騎行用户而言,10元錢足以支付6次早/晚高峯的騎行。

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願意支付包含共享單車在內的新消費模式,根本還是為了獲取這份便利。

“每天通過自行車道(龍澤)上下班,耗時25分鐘,費用3元。”徐項對自己的出行比較滿意,不用擠公交,也不用繞路,更不用擔心堵車了。

在此之外,共享單車,大大緩解了高峯期交通出行的社會壓力。這是費用風波之外,共享單車給予社會的另一份小小福利。

“經歷過兩次自行車被偷後,共享單車成了我的心頭愛。“寧疏解釋道,“再也不用每天心驚膽顫,任何地方隨時停放隨時使用,掃碼就走,十足方便。”

如今,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每個選擇踏上單車的用户,都是對出行的新體驗。

實際上,於共享單車長期使用者而言,每次騎行價格遠低於4.5元/時。

以哈囉單車為例,連續包月卡14.9元/月;90天不限次卡75元。而購買騎行卡後,前2小時均免費,由月卡抵扣。

“也就是説,按照我每天兩次的騎行頻率,如果是連續包月卡,騎行平均元0.25元/次,90天不限次卡,騎行平均元0.42元/次。”上述被採訪者寧疏向趣識財經闡述。

2毛錢背後的便利,單車譜寫共享經濟新篇章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於一般人而言,共享單車僅是為滿足“最後一公里”的需求,騎行時間通常低於半個小時,單次使用來看,價格通常也低於3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針對“共享經濟漲價”問題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應該區分區域和時段來考慮計費問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以共享單車為例,“城市CBD人羣下班高峯使用量大,調派、維護都有成本,自然會漲價。“這個成本,如果不允許它通過漲價來收回,它以後就不幹了。”

同時,在一些城郊地區,雖然使用者少,人們的需求也應得到重視。實施普惠式的服務,就需要政府監管。

精細化運營背後的高成本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基於開放、普惠、分佈式特徵,充分利用閒置資源,帶來規模效應,使得長尾用户享受邊際成本遞減帶來的好處。

業內人士卻指出,在用户收益的背後,共享單車的成本,或是所有共享經濟產品中最高的。

其一,大眾充分享受共享經濟背後,離不開企業的精細化運營。

比如説,單個自行車的造價成本更高;共享自行車投放環境均是户外,面臨損壞更嚴重,維修頻率也更高。

而同為共享經濟下產物的共享充電寶,從最初的1.5元/時,漲到如今的8元/時,乃至10元/時,面臨的僅是更低的造價成本、入場費以及較低的折舊成本。

為了提高用户體驗感、服務質量,共享單車企業需要加大對車輛運營管理的力度,這就需要共享單車企業加派人力以及資金解決問題。

另外,近年來,共享單車行業多次因停放不規範、無秩序、擠佔盲道等影響市容環境的問題被罰。

而經前期的無序停放後,共享單車企業下一輪將轉入精細運營和產品服務升級週期。這也意味着,行業普遍的運維人力投入和產品折舊成本隨之增長。

其二,除卻精細化運營之外,技術迭代升級亦是另一個為大眾提供便利生活的重要因素。

具體來看,哈囉推出的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平台——以物聯網、雲計算、視頻AI技術作為數據收集、態勢分析工具。

青桔單車更是推出“5G NB-IoT技術運用”“90°規範停車”“北斗高精度分體鎖”等共享單車新技術,加強單車精細化運營。

無論是技術迭代,亦是精細化運營,最終目的均是為用户提供更為方便,舒適的服務。而這也表示,共享單車企業將面臨着高於其他共享經濟產物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均朝着多元化方向發展。

2020年滴滴上線橙心優選,加碼社區團購業務以及貨運等業務;哈囉也有消息傳出將佈局本地生活;而美團上線“買藥”等業務也是意在更加完善本地生活。

無疑,未來出行市場的價值空間將不再侷限於“出行”,而是將圍繞着“出行”延伸至本地生活,打造“出行+生活”的模式。

小結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其中,交通出行佔比為6.74%。

隨着共享單車的逐步下沉,未來市場規模或許更加龐大。

目前,美團、哈囉、滴滴各家企業均在夯實兩輪業務的基礎上,穩步發展。而共享單車作為基礎業務也勢必不會輕易影響消費者出行。

另外,在多元化角度來看,“出行+本地生活”已經成為互聯網平台的戰略共識。美團、哈囉、滴滴未來或許都將在該領域展開更有力的角逐。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80 字。

轉載請註明: 2毛錢背後的便利,單車譜寫共享經濟新篇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