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近日,眾多主流汽車廠商不斷髮出工廠停產聲明。包括沃爾沃、本田、豐田、現代、大眾、斯堪尼亞、蔚來等車企紛紛宣佈,因全球芯片短缺,臨時暫停各地區工廠的生產。自去年疫情正式開始爆發以來,“芯片荒”危機越發嚴重,但彼時隻影響到部分車企。一年過去了,芯片產量不但沒有恢復,反而越發嚴重,以致於如今眾多汽車廠商宣佈停產。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只是小小一塊芯片,原來能卡住這麼多車企的脖子?

先來認識汽車芯片

首先先來認識一點:一台整車究竟需要多少塊芯片?

汽車缺“芯”,缺的並不是用於那些花裏胡哨的智能座艙或自動駕駛的芯片,而是用於控制車身各零部件的MCU芯片。諸如發動機的控制、變速箱的控制、車身穩定的控制、天窗、車窗、空調、雨刮等零部件全部需要使用MCU微控制器進行控制。一輛普通的車,車身各處大大小小可能需要幾百個MCU進行互相協作。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MCU其實並沒有離我們太遠,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被廣泛使用,只是算力不同的問題。需要精準控制方向的軍用導彈和火箭裝載着MCU,小朋友們玩的遙控小車上也裝載着MCU。

由於車載MCU需要的能力和芯片算力非常獨特,且對產品優良率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車載MCU市場僅有寥寥可數的幾個芯片廠商長期紮根於此,包括大家熟悉的博世、大陸等零部件廠商均有旗下部門進入到車載MCU的市場中。雖然名氣很大,但這些部門基本都是順從着主機廠商提出的意見,自己根本無權更改生產線的流程或工藝,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最高的優良率,以符合主機廠商的要求。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這就導致部分芯片廠商選擇與主機廠“結盟”,讓芯片與主機廠進行“綁定”:像英飛凌科技同德系車企,瑞薩科技同豐田集團等。這種穩定而長久的“聯盟關係”,導致三大MCU巨頭(恩智浦、瑞薩、英飛凌)在車載MCU市場的市佔率超過7成。這三家芯片廠商牢牢佔據着市場的上游位置,一旦出現供能問題,整個汽車行業受到的影響和衝擊都是非常巨大的。

為何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

疫情造成的影響,僅僅是小部分的,更重要是芯片廠商自身出現的問題。3月21日,瑞薩電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在線上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上週五(3月19日)時瑞薩的Naka工廠N3大樓發生了一場嚴重火災,約三分之二的產品為汽車芯片,計劃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恢復該工廠的正常生產。一個月的停產可能會為瑞薩電子帶來170億日元(1.56億美元)的嚴重損失。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瑞薩的主要客户為豐田集團、本田和日產等日系廠商。最新的報道稱,豐田汽車已經評估火災對旗下產品造成的影響。豐田如今已經正式宣佈,受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影響,旗下位於捷克的小型車工廠將停工停產,計劃恢復時間為兩週。

本田也在21日時表示,雖然不會馬上受到芯片緊缺的影響,但如果瑞薩的停產時間將持續一個月,預計在4月中旬時所有芯片庫存就會告罄,屆時本田也有可能宣佈對旗下部分工廠實施停工停產措施,並持續評估其他芯片產品的變更或替代性。

除此以外,受2月份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寒潮引發的大規模停電影響,恩智浦和英飛凌在當地的工廠早已停工停產。恩智浦不久前宣佈當地工廠因停電導致損失一個月的產能,而英飛凌則更加嚴重,預計今年6月時才能恢復當地工廠的正常生產。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車載MCU芯片的三巨頭均因不同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產能影響,芯片將持續短缺。買車君推測,缺“芯”的影響將繼續蔓延至全球汽車市場。在庫存逐漸告罄的情況下,將會有更多的主機廠商宣佈停工停產。

國內芯片廠商仍需繼續努力

既然一級供應商的供應鏈已經斷裂,為何車企們不去選擇二級供應商?

前面已經説過,由於汽車芯片供應商的金字塔“戒備森嚴”,且大部分車企均與一級供應商“結盟”,所以不會輕易更改芯片供應商。大部分車企即便停工停產也要等待芯片供應商恢復正常生產,不會破壞其中的利益和合作關係。

國內方面,買車君也找到了幾家擁有自研車載MCU芯片並實施量產的公司,分別是傑發科技、上海芯旺微電子、賽騰微電子和大家更加熟悉的中微半導體。但由於要求精度高、優良率高、大部分國內車企使用的仍是國外品牌生產的車載MCU,這幾家公司裝載在量產車上的MCU簡直寥寥可數。

發生“缺芯”危機前供應鏈長期穩定,且自動駕駛也是未來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大部分國內主機廠選擇跳過車載MCU芯片,從而自研更高一級的自動駕駛芯片或AI芯片。像吉利集團旗下億咖通科技(ECARX)已和雲知聲(移動互聯網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芯智科技;新勢力品牌零跑汽車已在2019年底正式發佈車規級芯片凌芯01,但量產仍在規劃中;長城、比亞迪等國內第一梯隊也有意自主研發車規級芯片;老牌芯片廠商中興、華為等也都已做好進入汽車AI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準備。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雖為“自主”品牌,但涉及重要的安全性問題時,大部分國內廠商依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研發精度更高,行業口碑更好的國外車載MCU,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就如中商飛自研的“大飛機”C919,雖然國產率已達60%,但飛控系統等重要部件依然選擇國外品牌,這是對產品的安全性負責,也是自研路上不斷的摸索和試錯。而且別忘了,達60%的國產率已超國際主流品牌空客和波音旗下產品50%的國產率,這是值得肯定的。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路還很長,只有不斷提高產品精度和優良率,國內車載MCU廠商才能真正被國際主流車企選擇。全球化趨勢越發明顯,相信未來的某一天,“國內自研”車載MCU定能打破汽車MCU市場的嚴重不平衡,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缺芯”危機的蔓延越發嚴重,未來定會逐漸影響至國內車企。從整個半導體行業來看,我們的芯片技術其實依然落後於國外。目前大部分車載MCU的出貨量依然掌握在外企手中,雖然危機只是暫時的,但長期來看,未來同種情況依然有可能繼續發生。所謂有“危”就有“機”,如果國內芯片廠商能抓住這次機會,努力提高自身實力,未來一定大有可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09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外缺“芯”危機持續蔓延,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