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技)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今年上半年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約1815萬個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科技

  新華社杭州11月25日電(記者温競華、朱涵)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副總工程師陳訓遜24日説,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對我國網絡安全態勢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約1815萬個,日均傳播次數483萬餘次。其中境外惡意程序主要來自美國,佔比達57.4%。

  當天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年度論壇上,陳訓遜表示,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遠程協同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模式,也增加了數據泄露、網絡釣魚、勒索病毒、網絡詐騙等安全風險,給我國疫情防控期間網絡安全保障工作帶來壓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境內受計算機惡意程序攻擊的IP地址約4208萬個,約佔我國IP總數的12.4%,主要分佈在山東、江蘇、廣東、浙江等省份。我國境內感染計算機惡意程序的主機數量約304萬台,同比增長25.7%。

  陳訓遜分析,上半年,疫情相關題材成為新的攻擊方式,境外多個組織以新冠肺炎主題對我政府、軍工、醫療、高校、科研院所發起攻擊。如“白象”組織仿冒國家衞健委官網的域名,投放惡意文件“武漢旅行信息收集表”等;“海蓮花”以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內容為誘餌,對我國衞生部門發起攻擊,意圖竊取我國的疫情防控情況。

  而隨着我國數字化工具在疫情防控中的廣泛應用,小程序、健康碼、App等多種線上方式收集的信息涉及身份信息、生物識別信息和位置信息等,諸多數據安全也存在隱患。陳訓遜説,面對新型基礎設施網絡防護的需求,政府應該加強頂層設計和聯動,將網絡安全融入新型基礎設施的運營全過程。

  此外,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遠程辦公的網絡安全威脅預計仍是今年下半年關注的焦點,各方應重視風險隱患,積極開展應對,有效預防信息泄露和遠程備份的安全問題。

  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年度論壇由國務院國資委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