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618結束的下一秒,電商平台都紛紛曬出了自家的成績。
京東下單金額2692億;從5月下旬開始的天貓618季,最終下單金額6982億;蘇寧則細分得更明顯,1小時蘇寧易購全渠道銷售增長132%,零售雲銷售額增長431%;12個半小時,蘇寧易購全渠道銷售額超去年618全天。
後疫情時代,被壓抑的消費,被耽誤的廠商,急需復工復產的社會情緒,都在此次消費中被明顯釋放了出來。表面上看,GMV是各大電商平台的“肌肉”;但在GMV之後,是各大電商平台在供應鏈的較勁,在下沉市場的探索展示,以及服務“最後一公里”的比拼。
2018年之前,關於電商平台,投資人最關心是做自營還是平台;2018年以後這個問題變成了是否為下沉市場。
趣頭條、拼多多,直到一個個巨頭在五環外成長起來,電商巨頭們終於明白這是一個新的掘金市場。於是,淘寶推出了極速版;京東推出了京喜,並且挪出了微信一級流量入口。
但下沉市場究竟該怎麼打?
2019年9月,58同城發佈了一份《2019下沉市場用户調研報告》:親朋好友是用户最值得信賴的人脈關係。
時任蘇寧零售雲集團總裁助理的劉懷力也説過類似的話:一個5萬人的鎮,可能也就1萬户,如果當地社羣關係OK,他在當地70%的人都認識。所以在縣鎮這種基於人情生意的市場,熟人能帶來有温度的交易。
簡單來説,就是基於熟人關係的社交。
6月16日,在浙江義烏,蘇寧零售雲的第6000家店—義烏佛堂鎮零售雲店開業了。店主王老闆曾在當地經營一家紅木傢俱店,但苦於沒有流量,門店很快倒閉。但5月19號的一場線上雲店直播,使其銷售金額達到了8萬塊。
“相比網紅直播,我更懂產品、更懂服務。”
換句話説,流量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重要的。流量之後,更需要解決的是服務能力。而類似王老闆的草根直播,則是通過場景社交,一次性解決了流量和服務問題。
今年1-5月份,零售雲小程序日均流量同比增長20倍;通過直播、拼團、推客、拓客等工具社交裂變,更多像王老闆的企業主,通過零售雲完成了銷售額的提升。
關注電商發展史的人,不難發現所有的企業都在解決同一個問題:線下最後一公里。
市值剛過1萬億港元的美團,為了解決外賣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築起了百萬外賣小哥的護城河;2017年伊始,萌芽中的生鮮電商為了解決水果蔬菜的最後一公里,發展出了前置倉模型,從中誕生的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一直鏖戰不休;京東自建物流,也已經堅持了12年。
互聯網和科技發展到如今,其實可以發現,“最後一公里”的線下業態才是快速消費品的最終戰場。
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1960年開始,人均GDP從最初的3000美元,持續上漲。與此同時,食品支出佔比、衣着支出佔比顯著下降,而醫療護理、娛樂支出佔比顯著提升。除了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們更願意把錢和時間花在享受和投資上。
隨着各種休閒娛樂方式出現,原來去賣場購物是一種享受,在當下,正變成一種很無趣的方式。所以,人們更願意去蘇寧家樂福,而非沃爾瑪。
誰能做好“最後一公里”,誰佈局的線下就更有價值。
今年的618,也是蘇寧數字化改造家樂福的首秀。而家樂福配送到家的最後一公里服務,在電商大戰中的表現也的確有目共睹。
618期間,家樂福到家服務在全國51個城市鋪開,平均配送時間縮短至36分鐘。而家樂福也給蘇寧送去了助攻,618全天,家樂福銷售額增長了185%。
早在去年完成對家樂福的收購時,蘇寧就有意改造其到家模式。蘇寧家樂福CEO田睿上任時,曾調侃“家樂福本來是一隻雄鷹,結果卻被養成了一隻金絲雀。”今年2月份,蘇寧易購就接入了家樂福“1小時達”服務。
隨後,到家服務被細化出三種模式:1小時達的即時配送;10公里生活圈的半日達;第三種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預售制,頭天下單,次日提貨,相當於次日達。
金絲雀,終於變回了雄鷹。
中國快消幾十年,迴歸到本質,一直是在減少交易的環節。而當環節被縮減到最後,就只剩兩極,工廠和消費者。
道理都明白,誰最先鏈接到這兩極,誰就最先跑出來。畢竟燒錢補貼只是暫時的,但打通兩極後,長久的價值才能被創造出來。2018年,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開始鏈接工廠。隨後,阿里、蘇寧、京東都同步跟進。
今年的618,變相也是各家在交答卷。
5月25號開始,蘇寧就高調在其官網宣佈“J-10%”省錢計劃,直接宣佈家電、手機、電腦、超市品類商品,比京東百億補貼商品到手價至少再低10%。
目標很明確,直接叫板京東。
這一招,相信京東並不陌生。10年前在圖書市場,京東就是用價格戰擊敗了當當。但和10年前相比,如今補貼不再是單純的燒錢。在背後,也是供應鏈的比拼。
蘇寧叫板京東背後,是其在全國範圍內簽約12條民生產業帶,買斷200條生產線,包下1000個平價工廠和50個原產地。同時,蘇寧在全國建成了40座拼購村、23個產業帶、71家拼工廠、87個拼拼農莊。
不論是雙11還是618,電商每年的大促,GMV只是暫時的顱內高潮,GMV背後的產業整合,對下沉市場的挖掘、對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的改造,才是這場比賽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