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我們都知道恐龍中有不少種類體格龐大,如腕龍、樑龍、泰坦龍等都體長几十米,體重幾十上百噸,那麼恐龍之外還有體型巨大的陸生動物嗎?也是有的,通過化石考古發現,史上恐龍之外最大的陸生動物是天山副巨犀,其早期化石發掘地就在我國。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天山副巨犀又叫天山準噶爾巨犀,屬於哺乳綱奇蹄目犀牛科,它被認為是陸地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化石發現於我國天山一帶,最早出土於吐魯番漸新世地層中,時間大約在2250萬年前,有一具世界最為完整的巨犀化石高5米,長7米,目前陳列在吐魯番博物館。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天山副巨犀是草食動物,古生物學家推論天山副巨犀一天至少要吃上千斤食物,兩天時間便能消耗掉一噸植物。這種巨獸體重在15噸左右,最大個體可超20噸,是如今最大陸生動物非洲草原象體重(平均3~6噸)的近4倍。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不過最近又有新消息傳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鄧濤研究員領導的一箇中美合作團隊,完成了對採自我國甘肅臨夏盆地地層中的一具長度超過1米並帶有下頜骨和環椎的完整頭骨化石的研究,發現該化石是一個新的巨犀種類,並將其命名為“臨夏巨犀”,其存在的年代為2650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相關論文已經於6月17日發表在《自然》雜誌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通訊-生物學》上。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上圖和下圖為臨夏巨蜥的頭骨和椎骨化石。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鄧濤稱臨夏巨犀體重可達24噸,相當於4頭最大的非洲象的體重總和,比上面所講的天山副巨犀體重還大,它的腿部很長,站立時肩高5米左右,頭部抬起可高達7米,比如今的長頸鹿還高,但體重要比長頸鹿大得多,它喜歡在較為稀疏的叢林中生活,像長頸鹿一樣吃樹葉和嫩枝。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在它們生存的年代,青藏高原還沒有隆起這麼高,我國西北地區以及蒙古和中亞一帶並不像如今這麼幹旱,也沒有如今這麼寒冷,氣候還是比較適合像臨夏巨犀這樣的大型動物生存的。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巨犀都是哺乳動物,但它和現在的犀牛並沒有傳承關係,不過兩者可以説是表親,是同一種動物進化出來的兩個門類,雖然現在一隻巨犀也沒有了,但是巨犀這種動物曾經在遠古時期是一個極大的種屬,僅在我國出土的化石就發現了數十種巨犀。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古生物學家認為巨犀屬動物曾經生活過的地區

鄧濤認為在巨犀屬支系中,發現於蒙古高原的“葛氏巨犀”形成的時間比較早,這一物種四處遷徙和進化後造就了蘭州盆地的“黃河巨犀”、中亞的“亞洲巨犀”、巴基斯坦的“布格蒂巨犀”等,而“布格蒂巨犀”是在漸新世早期由“黃河巨犀”演化成“亞洲巨犀”後繼續進化成的;體型更大的美麗巨犀、天山副巨犀和臨夏巨犀則在漸新世晚期出現。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美麗巨犀

這也説明美麗巨犀、天山副巨犀和臨夏巨犀三者在巨犀屬中的進化成熟度更高,比其他巨蜥更進步。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巨犀屬動物的進化樹關係圖

化石研究還發現,“臨夏巨犀”的環椎、樞椎的形態特徵和關節結構可使其頸部活動更加靈活,而且它更大,更深的鼻切痕跡説明它有一個類似大象但要短得多的軟鼻子,可以幫助它進食的時候更好地捕獲樹枝樹葉。

那麼包括臨夏巨犀在內的這麼多種類的巨犀為什麼都滅絕了呢?一般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關,這一事件完全改變了亞洲中部地區的氣候,使得這一帶的植被越來越少,水資源也越來越少,氣候越來越寒冷,巨犀無法適應氣候和生態環境的變化,逐漸從地球生命進化史中消失了。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6月19日文章《科學家發現地球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新屬種:2650萬年前“臨夏巨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8 字。

轉載請註明: 重如四頭大象,恐龍外最大陸生動物新王者出現,臨夏巨犀成新冠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