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先進: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引導、規範“互聯網+”新業態的發展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科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 程子姣)城市治理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3月10日晚間,新京報舉辦“2021兩會經濟策 高質量發展下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論壇。就如何治理好我們生活的城市?我們的城市如何更宜居、為我們提供更高質量的生活?邀請了代表、委員以及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表示,城市交通擁堵治理也是社會治理大文章中的重要章節。既要治標,也要治本;既要政府積極作為,也要百姓文明出行。概括説,就是多方共治、綜合治理,精細化人性化治理。

王先進認為,源頭性的治本,要從交通系統外部、內部兩方面着眼。“交通病”是城市病之一,拿北京來説成因主要有三:人口過多、功能集中、職住不平衡等。因此,治本的藥方也是針對這三個方面:控制人口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職住平衡(減少通勤距離)。

王先進表示,同時交通系統內部,也要改進優化,包括6個要點: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體系:包括公共汽車、軌道交通(即地鐵)向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轉變,尤其要構建完善便捷的綜合換乘體系。補齊發展自行車步行體系:打造安全便捷出行環境,與公共交通無縫銜接。完善道路設施及運行體系:落實“窄馬路、密路網”理念,提高路網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

加強交通管理體系: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嚴管交通秩序,提高交通運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率,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優化物流運輸體系:完善城市快遞、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智慧交通體系:落實“互聯網+交通”戰略,提高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能力。

“這當中,一方面要建立起交通新秩序,依法明確路權,要明確慢性、自行車、公共交通、私人小汽車的路權優先分級。另一方面,要注意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提升城市交通品質,包括通勤、上學、就醫、休閒、旅遊等各個方面的個性化需求。”王先進提到。

王先進認為,精細化人性化的治標,小處着手,綜合施策。包括優化供給、控制需求、強化管理。優化供給。增加公共巴士、地鐵供給,提升路網密度,增加停車位置。發展智慧交通,提升信息化平台的服務水平,其中還要重視引導、規範“互聯網+”新業態的發展,包括共享交通(順風車、拼車),但關鍵還是繼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同時滿足多樣化、高層次出行需求。

“要着力推進疏堵工程,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擁堵路段、節點、路口的工程改造;增加公交專用道。要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優化交通信號配時,實施主幹道信號燈綠波工程;增加潮汐車道。控制需求,控制機動車總量,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主要控制小汽車通勤出行比例。強化管理,整頓交通秩序、打擊非法運營。開展學校、醫院、公園等人流聚集場所專項整治。”王先進表示。

校對 薛京寧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