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線上峯會上,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共同呼籲,中國一定要成為真正的製造業大國,要留住外遷的企業。
曹德旺認為,要成為製造業大國、強國,首先要降低製造業的成本。此外,他還建議,國家要讓人民靜下心來去思考興邦強國從我做起。“應該取消富豪榜的評比,(評比)不利於教育我們的國民,我們要樹立袁隆平那樣的榜樣。”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國家是製造業大國、強國?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強國的路徑有哪些?我認為,製造業強國的實現需要通過兩個維度,除科技核心技術的創新外,還要重視數字化的融合。
我們國家制造業規模較大,且產業鏈豐富完整,從這一角度來説,我們是製造業大國。製造業強國應該更多從質量角度來考慮,核心在於工業體系的完善程度,尤其是看“卡脖子”的核心環節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裏,以及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度、技術含量、數字化程度。更具體一些,製造業強國需要從三個角度去評判:工業供應鏈條是否完整強大,工業設計是否強大,品牌力和影響力是否強大。
中國的製造業強國之路,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如果以往通過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就能夠使製造業規模快速擴大,那麼從大國到強國則是核心技術的突破。這種技術性的創新,往往需要反反覆覆的實驗來突破獲取,不存在突如其來或是突發奇想就能實現。所以想要成為製造業強國的核心需要加大這一方面的投入,提高轉換效率,靠原本封閉式的創新,很難實現突破。
目前,我國在機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企業家們要更關注核心技術的創新。以往核心技術不能很快轉化為生產力,不能在市場中直接發生效益。而目前通過科創板等,可以為研發階段的企業籌集資金和分享風險,技術與生產力的轉換機制較以往暢通。關注技術創新,從國家角度來説,要繼續優化市場環境、創新市場機制,從制度上為製造業的核心技術發展優化環境;以市場為引導,打通科研機構與企業對接的‘最後一公里’。
當前,製造業強國的實現需要通過兩個維度,除依靠科技核心技術的創新外,還要重視數字化的融合。一直以來,尤其是疫情以來,大家更清晰地看到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如區塊鏈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等,有一些已經有了成熟的應用端,而綜合來看,我們的經濟整體而言也呈現出數字化趨勢。
實踐證明,數字化創新對工業互聯網、工業大腦和產業互聯網等製造業的一系列供應鏈,以及客户優化、客户匹配,工廠內的設計環節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效率的提升,能夠促進製造業更快更好的轉型升級。“我認為這應該引起更多的製造業企業家及相關部門的重視”。
□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思源 編輯 趙澤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