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業
2020年4月,滬硅產業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2020年8月,芯原股份登陸科創板。這兩家企業都來自“新微模式”,業界為之欣喜,“中國芯”正迎來加速發展的機遇。
2020年夏天,中國科學院院士鄒世昌收到一份特別的90歲生日禮物——滬硅產業製造的300mm大硅片。
突破“卡脖子”問題,是鄒世昌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畢生追求。填補國內空白的大硅片誕生,讓老人興奮得像個孩子——二十年磨一劍,這是“新微模式”的結晶。
經過多年摸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簡稱上海微系統所)探尋出一條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發展之路,依託新微科技集團的平台,構建起以技術為前提、人才為關鍵、資本為保障的“新微模式”,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當前,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依然是難點和堵點,“新微模式”的實踐,提供了一種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促進科研創新,協同產業創新力量打造產研共同體,進而藉助科技與金融的結合,讓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更精準,讓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道路走得更順暢。
國產大硅片的20年求索路——
科技成果轉化,遠不止“最後一公里”
長期以來,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出來,再到批量定型生產,中間的產業化階段存在超高“死亡率”,被業界稱為“死亡之谷”。“好比跳龍門,一大批科研成果邁不過去。”新微科技集團總裁秦曦説。
令他自豪的是,在“新微模式”護航下,2020年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已培育滬硅產業、矽睿科技、尚飛光電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業。在秦曦看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遠不止“一公里”要走,需要多方協同,邁過一道道坎,解決一個個問題,“常常是好不容易推進了一公里,抬頭一看,發現前面還有很長的路”。
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滬硅產業)執行副總裁、上海新昇及新傲科技董事長李煒,2001年加入新傲博士創業團隊。2006年,由上海微系統所和新傲科技共同完成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5年,滬硅產業成立。2020年,完成300mm國產大硅片生產製造的飛躍。目前,滬硅產業初步完成全球佈局,力爭成為世界先進的半導體硅片供應商。
“這條路,一走就是20年。300mm硅片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起步比國際同行晚20年,中國發展大硅片的過程就是補課的過程,必須加速、加倍投入。”李煒説,“這些年,首先是迎着困難上,迎着最硬的科技上,將個人和企業的目標與國家的目標緊密結合;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重視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新微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微模式”的探索背後,是一個近百年老所對科技創新道路的求索。上海微系統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作為上海微系統所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台,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的新微科技集團則承擔着促進上海微系統所乃至中科院體系科技成果轉化的使命。以上海微系統所為科研平台,其佈局的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簡稱上海工研院)為產品中試與技術轉化平台,新微科技集團為科技創投融資與產業化平台,由此構建起“三位一體”協同創新體系,共同完成“最後一公里”的突破。
形象地説,上海微系統所專注原始技術創新,要拿出“原理樣機”;上海工研院解決的是產品創新問題,也就是實現從樣品到產品的轉化;新微科技集團要推進的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瞄準的是產業創新,就是把產品放到貨架上,最終實現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技術創新成果得以跨越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鴻溝,充分釋放協同體系帶來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
額温槍的缺“芯”之急——
下好先手棋,圍繞產業鏈佈局技術創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額温槍等無接觸測温設備一時成為緊缺的防疫物資。紅外温度傳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為了讓更多的額温槍儘快上崗,新微科技集團攜手上海工研院火速行動,8英寸研發中試線提前復工,不斷挖掘產能,在一個多月內將傳感器芯片產能從每月320萬顆提升到640萬顆,解了紅外測温計企業的缺“芯”之急。
智能體徵實時檢測系統,讓方艙醫院實現病症早發現、早干預;戰疫執行管理系統,讓基層醫療體系實現平戰結合、立體防治……面對疫情大考,新微科技集團第一時間啓動應急科研攻關,將平時的科研積累和技術儲備迅速轉化為戰時可支配資源。
高效的應急科研攻關,來自多年積澱和前瞻佈局。戰疫中大顯身手的8英寸研發中試線,是對標國際產業競爭的關鍵一環。戰疫執行管理系統則來自新微科技集團在物聯網領域的謀篇,着力攻克互聯網和物聯網在基層醫療體系應用中的標準化問題。秦曦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下好先手棋,新微科技集團致力發揮好助力、牽引和支撐作用。
記者瞭解到,上海微系統所目前設有9個研究室,以3個國家級實驗室和3箇中科院重點實驗室為基礎,正在謀劃與上海科技大學深度合作,加速推進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以及學科交叉,着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面向集成電路、物聯網兩大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微系統所旗下的上海工研院正在加快中試研發平台佈局,打造致力於“超越摩爾”技術和物聯網應用的新型研發機構。新微科技集團則已建立起從技術研發到創業孵化、再到產業化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形成技術研發、創業孵化、創業投資、產業集羣四大業務板塊。
秦曦將這一體系的高效運轉,歸因為“三位一體”協同創新模式的驅動。“三位一體的核心是一體,三個輪子同時轉,有一個地方卡住就轉不過去。”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圍繞產業鏈佈局技術創新,將產業的前沿需求及時反饋給研發團隊,推動科學創新和技術創新有效銜接,解決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問題。同時,佈局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互促共進。在這裏,一條融合創新鏈、資本鏈和產業鏈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基本形成。
培育超10家硬科技企業背後——
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是責任也是使命
尚飛光電是南通新微研究院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業,在上海微系統所的技術支持下,公司解決了國家公共安檢領域核心探測器件難題。2019年3月,尚飛光電在新三板掛牌,成為“新微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
上海瀚訊是由上海微系統所孵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寬帶移動通信系統及通信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及工程實施。2019年3月,上海瀚訊在創業板上市,市值迅速飆升。這是“新微模式”培育高科技企業的又一典型案例。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不是讓科研人員都去搞企業。”秦曦説,“創業九死一生,幹公司也是科學。我們要做的是搭建平台,集聚最優秀的科學家、最優秀的工程師和最優秀的企業家,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共同把科技報國、產業報國的事業向前推進。”
通過“三位一體”“三鏈融合”“新微模式”構建起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2020年4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新微)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依託中國科學院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着力打造集成電路行業硬科技企業的上市孵化培育體系,搭建科技與資本的紐帶,為科創板和主板市場梳理、篩選、培育更多優質的種子企業。記者瞭解到,除了上市服務工作站,新微科技集團還佈局了科技金融服務站、知識產權運營工作站。
近年來,“新微模式”以上海為中心,持續向長三角輻射拓展。彙集上海微系統所和地方政府的資源優勢,依託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母基金,新微體系下的嘉興科微基金應運而生。這隻基金緊盯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助推長三角經濟帶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
“生於科技,長於資本,為科創企業提供一站式管理諮詢和上市輔導,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是新微科技集團成立的初衷。”秦曦説,“我們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積累,加快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讓更多從0到1、從1到N的跨越水到渠成。”
截至目前,新微科技集團攜旗下新微資本重點參與體系內企業在主板、創業板上市或重組,超10家高潛力型科技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提交多家科技企業進培育庫培養,帶動超百億元的科創產業投資。
上海微系統所黨委書記俞躍輝思考的是:面對“十四五”開局之年,走向百年老所的上海微系統所,如何更好地圍繞“卡脖子”問題開展科研,產業化如何有更大突破,能否孵化更多攻克“卡脖子”技術的企業?
“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製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俞躍輝説,“這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光明日報》(2021年03月22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