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裏為什麼國人叫英雄更喜歡取外號,外國人都是叫名字?
作為一名英雄聯盟的老玩家,如果説跟不玩遊戲的人聊什麼EQ二連,什麼光速QA,那他們肯定是聽不懂。但如果跟他説女坦,勁夫什麼的,那可就來勁了。
當然,這些外號也許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玩家真的很喜歡給英雄起外號。但是外國玩家就沒有這個習慣。在這次世界賽中就能發現外國玩家都是在用英雄本名,為什麼呢?
這就要從中外的遊戲區別、語言習慣以及互聯網文化説起了。
國外界面直接顯示英雄名字
首先是最根本的一點,在外服的服務器上,以美服為例,不管是選人的界面,還是進入遊戲後的等待界面,顯示的都是英雄的本名
可以看到,除了用了皮膚的會加一個皮膚的前綴名之外就只顯示英雄本名了。
只有在點進英雄詳情的時候才會有他們的稱號,所以對於外國玩家來説英雄本名才是他們比較熟悉的。
再加上英文寫出的英雄稱號實在是太拗口,比如The Lady of Clockwork(發條魔靈),顯然沒有直接叫Orianna(奧麗安娜)來的簡單。
而國服中則顯示的是英雄稱號,反而你現在要是讓我説出深海泰坦的名字,我肯定説不出來。
外服用縮寫,國服起外號
那麼你可能要説了,Orianna不是也很長嗎?外國人打這麼多字不累嗎?
其實懶惰是全人類的通病,為了少寫幾個字,我們會給英雄起外號,外服也會把英雄名字縮寫或者取前幾個字母,這也是英語這門語言常用的方式。
比如:
Renekton(鱷魚:雷克頓)Rek
Chogath(大蟲子:科加斯)Cho
KogMow(大嘴:克格莫)Kog
而這一點其實在早期也有影響到國服中對英雄的稱呼,在早期只有外服的情況下,許多老英雄的稱呼也會跟着外服叫。
比如永恆夢魘:魔騰,除了直呼夢魘之外,一批老玩家還是會叫他NOC,而這就是因為它的英文名叫Nocturne。
還有女槍,全名是賞金獵人·厄運小姐(Miss Fortune),老玩家也會用首字母MF來稱呼,這都是早期從外服流傳到國服內的。
在國服,對於用縮寫來稱呼英雄其實也是很熱衷的,如果英雄稱號中能夠很好的概括英雄形象和特點的,我們就會直接取兩個字稱呼他們
比如:
暗裔劍魔—劍魔
無極劍聖—劍聖
蠻族之王—蠻王
像這樣自帶兩個字就能稱呼的我們就不會另起外號,只有當稱號沒法簡稱,名字又比較拗口的時候,我們就會用簡單好記的外號代替。
比如:
海洋之災普朗克—船長
沙漠死神內瑟斯—狗頭
虛空之眼維克茲—大眼
這些外號能夠直接提煉出英雄的形象特徵,一提大家都能知道你在説誰,就自然傳播開了。
國內互聯網玩梗文化興盛
除了依照英雄形象去取外號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外號是因為大家玩梗而起的。這其實也算是中國互聯網文化的一角,如果一個事件關注的人多了,各類圈子的人重疊在一起,各種稱呼就會出現互相融合的現象,梗也成了最快傳播的方式開始飛速流傳。
比如最為典型的例子,聖槍遊俠.盧錫安。在當時作為英雄聯盟唯一的一名黑人英雄,而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作為國人最熟悉的黑人,兩者就串聯在了一起,奧巴馬就成為了盧錫安的第一任外號。
只是後續因為在國際賽事中,一名翻譯習慣性的將盧錫安翻譯成奧巴馬,讓外國玩家着實震驚了一番。後來這個稱呼在官方解説中就被默默規避,只在玩家中流傳了。
和盧錫安境遇相同的還有腕豪.瑟提,在今年之前,我們最常聽到的外號是“勁夫”。
這個外號的由來則是因為當時蔣勁夫的家暴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瑟提的背景故事又恰好是拳王這類暴力、野蠻的設定,玩家就將勁夫的外號套給了腕豪。“勁夫勁夫,全場歡呼”的口號也是很洗腦了。
當然了,隨着近些年來女權運動的興起,我們也很難聽到勁夫這個外號了。
結語
其實吧,外號只是玩家們為了能夠讓各類英雄簡單好記而起的,大可不必上綱上線。現在,給英雄起外號儼然已經成了在中國英雄聯盟圈子裏的遊戲文化一環。
像新英雄薇古絲剛曝光時,大家就已經為她起好了外號:熬夜波比。
那有沒有英雄能夠特別到中外玩家都起了外號呢?
有的。
厄加特不管在哪,大家都叫他:螃蟹(Crab)
魔法少女厄加特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