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丨王榨沙,編輯丨範志輝

基於人工智能的語音交互系統,向來是國內外科技公司爭相佈局的陣地。

早在2007年,CNN就發表文章稱,語音識別是一門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生意。美國《彭博商業週刊》也認為,“未來的遙控器就是人類的聲音”。很多科技控都相信,《鋼鐵俠》裏那個聰明體貼,可以通過聲音操控的虛擬助手Jarvis,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現實。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然而,前幾年,在技術落地成為產品的過程中,由於遠場拾音、語音識別技術不夠成熟等原因,很多產品的用户體驗不盡如人意。一些行業大佬還在展示自家的語音交互類產品時現場翻車,為科技界留下很多梗。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完善之後,語音交互技術的價值逐漸開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顯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其消費。

智能音箱便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誕生初期,智能音箱被很多人diss成“人工智障”,但隨着產品升級,智能音箱的功能日趨強大、全面,銷量也水漲船高。一些業內人士甚至認為,智能音箱在未來可能會成為手機的替代品。

作為手機屏以外的重要消費場景,智能音箱在消費市場的爆發自然給音樂產業帶來了新的機會。而與手機端相比,音樂內容在智能音箱上的呈現、交互等方面是否會有新的可能性,以及音樂產業如何從智能音箱的風口從中分得一杯羹?這些問題都值得關注。

巨頭扎堆入局,全球智能音箱市場成“二八格局”

自從2014年,亞馬遜推出首款智能音箱Echo開始,國內外巨頭紛紛入場佈局。

過去幾年,智能音箱的銷量進入爆發期。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銷量達到1.469億台,比2018年增長70%,創歷史新高。到2020年,雖然受疫情等原因的影響,智能音箱銷量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維持了正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共賣出了約4576萬部智能音箱,2020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銷量也收穫了同比增長2.6%的好成績。目前,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全年銷量還沒有發佈,統計機構預測,這一數據將有望達到1.61億台。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市場研究公司Omdia曾對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的34,205受訪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22.8%的家庭擁有一個以上的智能音箱,其中,3.4%的家庭擁有兩個智能音箱,0.9%的家庭擁有3個智能音箱。

近幾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增長趨勢和國際上基本一致。據《中國智能音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數據,2017-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產業出於迅猛發展的狀態,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額為74.4億元,同比增長104%。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2020年,我國智能音箱全年銷量3,676萬台,同比下降8.6%。不過,各界仍然看好智能音箱市場的前景。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中國智能音箱設備市場月度跟蹤報告》指出,在前幾年的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中,各大廠商為了完成市場教育,採用了價格戰等方式,幫助用户建立起使用習慣。

當拼價格的階段過去後,市場必然會經歷一段沉澱。IDC相信,經過2020年的調整,2021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將進入更加健康常態的發展軌道。據預測,2021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將超過4,200萬台,同比增長14%。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智能音箱的消費體量雖大,但滲透率並不高。據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中國2019智能音箱用户調查》,目前中國智能音箱市場滲透率約為10%;艾瑞諮詢的數據則顯示,即使只看城鎮範圍,中國智能音箱在城鎮的滲透率也只有20%,與美英市場存在一定差距。較低的滲透率也從側面説明,我國的智能音箱市場還存在較大增長空間。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市場格局方面,國內外都呈現出幾家智能音箱行業巨頭佔據絕大多數份額的趨勢。根據Canalys的數據,目前全球智能音箱行業前五大廠商分別是亞馬遜、百度、天貓(阿里)、谷歌和小米,共同佔據了全球九成市場份額。而在國內,雖然華為、海爾、美的等紛紛這兩年大舉進軍智能音箱市場,但“二八格局”並未改變。據IDC統計,2019年末的時候,百度、阿里、小米三家的市場份額還只有85.8%,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這個數字已經增至96%。

產品的革新也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進入2020年之後,尤其是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促進下,百度、阿里、小米步調一致地在價格戰的陣地偃旗息鼓,將重心放在帶屏智能音箱的佈局上。小度推出了10英寸的小度智能屏X10,天貓精靈CC在7英寸屏幕基礎上衍生出10英寸的新版本,小愛觸屏智能音箱則將4英寸屏幕升級到了8英寸。

隨着消費者對人機交互需求的提高,帶屏音箱確實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交互體驗,智能音箱產品的迭代確實刺激到了市場。在價格補貼結束、疫情影響未完全消除的雙重壓力下,去年我國帶屏智能音箱銷量同比增長31.0%。

換句話説,在亞馬遜、百度、阿里、谷歌和小米等巨頭完成初步的市場教育後,智能音箱產業也逐漸從早期的野蠻生長進入了迭代期,而智能家居生態的發展對於內容的需求將變得更為強烈。

音樂平台如何從智能音箱的風口分一杯羹?

隨着功能的日趨多樣化與市場體量的增加,智能音箱在資本市場的地位水漲船高,很多行業都在嘗試通過智能音箱打入新的消費場景,擴大自己的市場,這其中就包括音樂產業。

就現狀來看,很多互聯網巨頭同時擁有音樂服務和智能音箱兩項業務,他們的音樂產品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在了相應的智能音箱中。

比如,Echo就使用了和自己同屬於亞馬遜集團的音樂流媒體服務Amazon Music,“谷歌系”產品YouTube Music也出現在了智能音箱Google Home中。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在國內,天貓精靈使用了同屬阿里系的音螺音樂曲庫(前身為蝦米音樂),小愛同學也將小米音樂納入了自己的服務矩陣中。

除了在自家產品中拓展市場,很多音樂平台還會與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進行合作。

比如,雖然在2018年左右就傳出有消息稱要開發智能音箱或車載音樂播放器,但Spotify至今尚未推出具有語音控制功能的實體產品。為了拓展市場,Spotify選擇向Echo和Google Gome提供流媒體服務。Echo的用户可通過手機應用 Echo Alexa將自己的Spotify Premium賬户與音箱對接,享受音樂服務;針對Google Home用户,Spotify提供了免費和付費兩種模式,付費模式下歌曲數量會更豐富。

目前,國內平台的智能音箱也基本都與數字音樂平台有合作。截至發稿前,小米旗下的小愛同學音箱除了使用自家服務之外,還接入了網易雲音樂、QQ音樂;而百度旗下的小度音箱則使用TME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款數字音樂平台的曲庫;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精靈則除了音螺分發的音樂內容,同時也和太合、滾石等十多家音樂公司達成合作;華為Sound智能音箱則在華為音樂、酷狗音樂的基礎上,也接入了索尼精選Hi-Res的無損音樂。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據音樂先聲瞭解,針對不同的智能音箱廠商,音樂平台的合作模式會有所區別。比如説,同樣是QQ音樂會員用户,在使用小愛同學時,依然可以享受自己的會員特權,而在3.36版本後的小度音箱中,其會員系統與QQ音樂互不相通。

此外,在與智能音箱廠商的合作中,音樂平台也不一定會提供全量曲庫。有測評博主就發現,即使音樂平台與音箱商建立了曲庫合作,在音樂平台APP上能聽的音樂,相應的智能音箱中也不一定能聽。

不同音樂平台與智能音箱廠商的合作深度也有所不同。天貓精靈事業部產品及硬件研發總經理茹憶向音樂先聲表示,在版權合作之外,太合音樂集團還投入了專門的運營力量,會針對天貓精靈的智能家庭場景以及loT生態優勢,探索智能音箱端的音樂推薦以及新的音樂收聽方式。

而除了曲庫分發上的合作,智能音箱這一場景為豐富了音樂內容傳播的玩法。去年3月,天貓精靈聯合滾石唱片,推出了全球首次智能音箱端的音樂會直播。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不難看出,幾乎每個音樂產業中的巨頭,都在智能音樂行業中找到了與自己行業地位、需求相匹配的企業合作。從產品邏輯上來看,智能音箱與音樂內容的提供方,也確實存在着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關係。

智能音箱將為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對於現階段的智能音箱行業來説,音樂服務是一項非常核心的內容。

《2020高通音頻產品使用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在線音樂播放”是智能音箱現階段最主要的用途。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而一些調查也顯示,接入智能音箱後,音樂產業也獲益匪淺。AudienceNet報告指出,37%的美國智能音箱用户表示他們在購買智能音箱之後,繼續購買了在線音樂服務商的會員。

除了商業變現的機會,智能音箱這一新媒介、新場景也可能帶來內容消費方式上的變革。

在通過手機用流媒體平台收聽音樂的現狀下,用户對一首歌的耐心所剩無幾,很多聽眾甚至行業從業者,都越來越難以聽完一首完整的歌曲。這樣的收聽習慣會倒逼流行音樂日趨快餐化。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而在智能音箱的使用場景中,這種趨勢或許能夠發生改變。與使用手機APP不同,在使用智能音箱時,開始聽歌的成本會降低,只需要説一到兩句話就行了。如果想通過智能語音系統高頻率地執行切歌、切換視頻之類的操作,將會非常疲勞,因為你需要不停地説話。這樣的產品特性使得切割成本更高,或許能夠引導用户在聽歌時更有耐心。

此外,行業相關人士在談及智能音箱與手機音樂APP的區別時向音樂先聲表示,與安裝在手機上的音樂APP相比,智能音箱在聽覺交互這條渠道上能夠獲取更多的數據,在增加了帶屏功能後,智能音箱在信息蒐集方面實現了視覺與聽覺兩條腿走路的狀態,能夠更好地瞭解用户的收聽習慣與喜好,進行更精準地推薦,從而延長用户在音樂內容上的停留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歌。

數據表明,智能音箱確實能夠起到上述作用。AudienceNet的報告顯示,43%的智能音箱用户表示,在購買音箱之後,他們欣賞音樂的時間增加了,40%的用户發現了比過去更豐富的音樂,38%的用户表示接觸到了更多的音樂風格和類型。

綜上,通過智能音箱及其背後的語音交互系統不僅可以幫助音樂內容得到更加廣闊的使用場景,還可能會讓用户的收聽習慣變得更加正向、有耐性。

也許在未來,音樂產業也能夠隨着智能音箱市場的擴張,自下而上地得到優化,音樂平台、版權方、詞曲創作者等各方都能在更大更多元的市場需求下,獲得更加良性的生存環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58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超20%家庭都在用的智能音箱,會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