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和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數據顯示,從11月1日零點至11月11日24點,天貓總交易額為4982億元,京東為2715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在所有品牌中,“雙十一”期間成交額突破1億的有342個,其中有13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0億。其它電商平台在“雙十一”期間同樣表現亮眼。
面對疫情的衝擊,今年的“雙十一”數據依舊逆勢增長,這充分説明拉動經濟三大馬車之一的消費仍然動力強勁。上半年的疫情限制了人們的出行和購物,但需求並沒有消失,只是因為客觀因素被限制了。如今“雙十一”升級為購物狂歡季,拉長戰線,讓久被壓抑的消費熱情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消費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消費需求能夠直接拉動GDP的增長,同時,收入是消費的來源,消費需求會提升人們的就業熱情,增加居民收入,而且,消費代表了對商品的需求,也能夠擴大企業生產規模。
雖然每年都有“雙十一”,但今年與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今年電商“雙十一”更有供應鏈特色,這激發了產業帶的活力。
今年購物節覆蓋了全國2000個產業帶,帶動120萬中小商家的生產,包括順德小家電、諸暨絲襪、柳州螺螄粉等地方特色產業帶得到了全面激活,多個產業帶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電商供應鏈打通了消費需求和生產供給的聯繫,藉助消費的作用,帶動區域經濟的全面復甦。
“雙十一”不僅是電商的狂歡,同樣是品牌的盛宴。
如果説產品是企業的實力代表,那麼品牌就是企業的門面象徵,成熟的商品市場是品牌的市場。“雙十一”期間,除了一些成名品牌依然銷量驚人以外,一些新興品牌同樣銷量喜人。當越來越多的優秀品牌被孕育出來,企業競爭力和商品經濟的繁榮度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
那麼,未來消費的潛力還有多大,還能繼續拉動經濟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即便遇到了上半年疫情和貿易戰的衝擊,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取得了名義增長3.9%的成績,工資性收入、財產淨收入等門類增長率均在2%以上,而人均消費支出卻有所下降,這就説明我們依然有較大的消費增長空間,消費潛力還值得進一步挖掘。
而且,除了消費以外,投資和進出口兩駕馬車的未來前景和動力同樣讓人期待。新基建計劃的逐步開展,基建投資能夠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和產能釋放,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則為進出口開拓了渠道,增加了外貿“朋友圈”,有助於進出口在原有夥伴出現貿易摩擦的情況下依然堅挺。
綜上,“雙十一”表面上是全民購物的狂歡,但實際上通過它在供應鏈、各產業和區域經濟方面的作用,將消費對於經濟的提振效果發揮到了最大。“雙十一”的成績單充分體現出中國的消費實力和潛力,再加上同樣動力強勁的投資與進出口,三駕馬車未來將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