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京東打響“資本”保衞戰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科技

投稿來源:趣識財經

進入六月,便是京東的主場。

但與往年不同,今年618的最大看點,不是購物狂歡,而是資本盛宴。

消息顯示,京東本次赴港上市,或籌集30億美元,股票認購期為6月8日至6月11日,而交易日則正是6月18日。

在京東的最新持股中,劉強東持股4.485億股普通股,佔股15.1%,投票權高達78.4%;騰訊持股5.272億股普通股為第一大股東,佔股17.8%,投票權僅為4.6%。

此刻,距京東赴港上市尚有一週,但資本市場早已望風而動。

多方消息顯示,京東香港發售股票已獲多倍超額認購。

老虎證券APP顯示,截至6月10日5點35分,京東已募資額達659.6億元,以公開招股部分15.69億元計,超額認購42倍。據悉,自老虎證券開通京東打新通道後的短短2天,投資者認購金額便已近50億。

怪不得不少內部人士指出,“今年的618,零售只是浮華,資本才是重磅,一切以上市為重。”

01

物流板塊資本進擊

京東招股書,披露了本次IPO融資的資金用途。

信息顯示,京東所募資金,擬將用於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其中,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應用,重點覆蓋零售、物流及客户參與度等方面。

京東方面稱,將繼續投資物流技術,為客户提供可靠服務,並致力實現物流能力數字化。

不難發現,物流供應鏈建設,佔據優先位置。

而招股書中,一句“及時和可靠的物流是我們成功的關鍵”,更加印證了物流對京東的戰略價值。

無獨有偶,6月8日,京東物流宣佈了新一輪物流大提速:升級“千縣萬鎮24小時達”計劃,面向低線城市及重點縣鎮加碼物流新基建,創新倉儲模式,提升縣鎮村三級物流觸達能力和服務時效。同時,京東物流還將加快供應鏈、快遞、冷鏈等業務下沉,服務產業帶、農產品上行。

趣識財經發現,每年的618,都是京東物流重塑與升級的契機,今年更是如此。

首先,新消費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被置於更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報告亦明確支持電商進村、拓展農村消費。

其次,疫情之下,各電商平台的角力點之一,便是物流供應鏈能力,這對深耕物流供應鏈的京東而言,是個不錯的契機。

與此同時,有關京東物流上市的消息不絕於耳。市場傳出,京東物流或2020年下半年,在香港或紐約IPO,估值或近300億美元。

而搶在京東物流之前,與京東淵源頗深即時配送平台—達達,已經完成上市。

6月5日晚,成立不足六年的達達,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募資規模約3.7億美元。

作為達達的基石投資者,京東和沃爾瑪在本次IPO中,分別認購416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截至目前,京東持股達達比例依舊高達45.3%,並佔據3個董事席位。

除卻投資,在內務業務層面,京東與達達更是唇亡齒寒。

早在2016年4月,京東以京東到家的資產、業務以及2億美元,換取達達近半數股份時,亦為達達注入了新動能。

2018年、2019年,由京東產生的收入,佔達達總收入的49.1%、50.5%。截至目前,標榜“即時零售第一股”的達達,其兩大核心業務一為達達快送(本地即時配送平台),二為京東到家(本地即時零售業務)。

上市前夕,達達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蒯佳祺在內部信中指出,20年間中國電商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庫存幾千公里外,需幾天送達的遠距電商;庫存100公里內的城市倉庫,當/次日送達的近距電商;庫存距消費者幾公里,1小時內送達的微距電商/即時零售。

儘管持續虧損,但毫無疑問,達達一早佔據了微距電商的賽道。而搶佔即時零售的資本高地,更是京東助力達達逆勢上市的重要原因。

聯想到不久的將來,京東物流再登資本市場,京東或在物流配送板塊,形成雙星閃耀的局面。

02

入局國美,補短板or助上市?

視線回拉,再看京東零售。

除卻達達資本層面的高光表現,京東在其他方面亦動作頻頻。

5月28日晚,國美公告顯示,國美向京東發行1億美金可換股債券。其中,每股認購價為1.255港元,這較國美零售此前5個連續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溢價近40%。

在外界看來,這是一場老牌家電零售與知名電商平台的聯姻。但這次聯姻,究竟能給京東帶來什麼?

京東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是繼國美官方旗艦店入駐京東之後,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化。雙方將基於彼此多年沉澱的線上線下優勢,實現高效的協同和商品供應鏈的整合互補。

其一,國美將為京東提供家電與“家·生活”整體解決等優勢商品,擴充京東家電品類。

其二,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將為京東提供大家電送裝解決方案,其自營物流倉儲、配送服務,以及大家電送裝同步服務將向京東全面開放。

分析人士王芳指出,“京東與國美的強項均在家電、3C層面,除此之外,京東或看上了國美的線下品牌優勢。”

實際上,在線上商城與線下物流之間,京東一直缺少強有力的線下品牌。

疫情助推了線上到家業務持續火爆,但這不意味着線下到店業務不重要。

2017年4月,劉強東表示,京東便利店要在五年內開出100萬家。此言一出,行業譁然,只因彼時全國的夫妻店也就700萬家。

儘管,目前在京東線下零售業態中,京東便利店是數量最多的,但其戰略價值卻不再被提及,相反圍繞關店的傳聞卻屢屢傳出。

此後京東推出了新的零售業態7FRESH,並與盒馬鮮生、蘇寧的蘇鮮生名噪一時。此後,雖然歷經架構、人事調整,但7FRESH依舊不温不火。在7FRESH官方網站中,目前正常經營7FRESH平台為12家,數來依舊較少。

“其實,在2017年,劉強東喊出開100萬家便利店時,還有後半句:其中一半在農村。”王芳補充道,“透過與國美戰略合作,京東目標誌在線下,最終或瞄向了下沉市場”。

在自建線下品牌(便利店/7FRESH)並未達到預期之後,京東選擇聯合外部零售平台,補足短板。

而在此前,拼多多已經搶先一步,認購2億美元可轉債,完成與國美的戰略合作。

在與國美合作中,拼多多得到了家電品類、線下物流/場景的支撐,並攜“百億補貼”之勢,加速向下沉市場衝鋒。

説到下沉,京喜不得不提。

2019年10月31日,京喜借上線微信一級入口,殺入下沉市場。

半年多時間,京喜確實給京東帶來巨大驚喜:無論是用户規模增長,還是京東股價逆勢上揚,京喜都功不可沒。

調查發現,目前京喜下沉主要通過線上社交渠道,一為微信入口,二為微信羣,線下層面較為薄弱。

而聯姻國美,或有助其開闢第二(線下)戰場,加速殺入下沉市場。

不少京喜用户告訴趣識財經,“京喜正以價低、折扣,博取用户信賴,幾塊錢的紙巾、十幾塊的牛奶,一百多塊的羽絨服,非常實惠,不過很多商品要定時搶才,一個晃神就錯過了。”

王芳表示,“京喜正通過低價攬客、各類折扣補貼的方式,切入下沉市場,除卻補貼外,物流供應鏈也是京東的優勢。”

但亦有行業人士,持不同看法,折扣補貼必不長久,未來還要看對上游產品供應鏈的把控,上游拿貨能力越強,成本越低,給消費者的價格便越低。

“補貼亦分策略,動輒幾塊錢的紙巾,雖能第一時間吸引用户,但對用户留存卻用處不大,而且極易招來羊毛黨。為此,不少平台,已嘗試通過對高品質商品進行大額補貼形式,培養用户心智,增加用户粘性。”

03

一切為了上市

前有達達赴美,後有京東迴歸港股。

京東今年的618,除卻消費狂歡外,決逐資本市場的意味更濃厚。

接近京東國美戰略合作的相關人士表示,與其説京東是借力國美補足線下短板,瞄準下沉市場,倒不如説是在為赴港上市加砝碼、拉助力。

而這也是京東近期的首要目標,無論是戰投國美,衝向下沉,還是備戰618、強化物流供應鏈,一切皆為赴港上市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