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OPPO 修定爆款指南,重拾創業心態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科技

在外界看來,這恰恰是其在快速感知需求,在產品定義上積極嘗試,逐漸找回屬於自己的爆品感覺。

2019年4月啓用新系列Reno之後,OPPO面臨一個最大挑戰可能來自過去。2016年,這家公司推出的R9系列刷新安卓機國內爆款紀錄,系列銷售量超3000萬台,OPPO因此站上了智能手機一個高峯。以整體銷量排名,OPPO一下子成為全球TOP5玩家,中國區排名居首。

這時候往前再走一步,首先要過的一關是超越過去的高峯。靈光一閃,考一個滿分,佔據第一是一種偶然;多次佔據頭名,背後則一定有相應方法論,而且這個方法論還可以相時而變,與時俱進。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新冠疫情讓所有人猝不及防,各方面都在變化。此間,OPPO調整了架構,實現戰區劃分,中國區、歐洲區相繼浮出水面。全球範圍內,實現一種更加貼近當地市場的Glocal戰略,讓接地氣的人快速決策;同時,2020年5月,OPPO CEO陳明永在內部發文,提出“重拾創業心態”,每一個OPPO人發揮主人翁意識。產品端,OPPO梳理了Find X、Reno和A等不同系列,實現5G手機1500元到7000元全價位段覆蓋。

對於2020年6月5日新推出的Reno4系列而言,看點在於,OPPO擅長的爆款方法論,能否適應新形勢需求。有人將OPPO最近不斷調整看作是“路徑依賴”,試圖重回2015年、2016年舒適區,回到擅長的打法中。批評聲音認為,OPPO在重複過去的自己。

“我認為是一種進化。”多年參與OPPO產品研發,現任Reno產品線負責人李傑説。R系列切換至Reno系列,連續推出3代Reno,完成4G和5G轉換之後,OPPO迫切地需要再次證明自身的爆款能力,Reno4系列產品能扛起這一重擔嗎?

修定爆款指南

Reno四代產品,大致可分為4G產品Reno 和Reno2,5G產品Reno3和Reno4。不同代際產品,反映出近兩年以來,OPPO對爆款產品特點、硬核技術、成本和消費者喜好不斷校準重心、不停尋找最佳集合,又不斷接受反饋的過程。

首個Reno系列,搭載了OPPO自研的潛望式攝像結構。2017年,OPPO首次在巴塞羅那電信展上推出5倍光學攝像技術。經過兩年打磨,升級後的10倍混合光學變焦潛望攝像頭終於做進了Reno 10倍變焦版。配合升降式前置攝像頭,Reno在全面屏與影像系統上實現全面升級。外觀上,做到了行業內唯一的背面攝像頭無突起。

這一代產品優點突出,缺點也一樣明顯。第一代Reno整體厚且重,特別是10倍變焦版,雅號“Reno半斤”。更為重要的是,5G時代來臨,天線信號增多,潛望式機械結構給機器內部堆疊提出了更多要求,佔據更多空間,另外還要處理功耗、噪音。“果斷放棄了這個機構。”李傑解釋5G時代暫時放棄升降式結構的技術原因。

這就向產品部門提出了一個大問題,如何在不同代際Reno之間實現像保時捷跑車一樣的傳承,又能通過不斷的外觀設計“小改”獲得用户喜愛。

Reno一代投入市場之後,市場調研部門召集了OPPO老用户座談,發現一個有意思現象,機身厚度在7.4~7.8毫米,多數用户還可以接受。超過8毫米,只有10%人會無所謂。也就是説8毫米以上厚度產品一出來,有90%拒絕,幾乎註定與爆款產品無緣。

從Reno3開始,回到輕薄上來,成為李傑堅持的核心主張。“Reno4要給用户以輕盈感覺。”李傑説。輕盈之外,Reno結合目標消費羣體,還將堅持幾個維度元素:活潑的顏色、出色影像系統、超強的快充技術和玩遊戲也輕輕鬆鬆的軟硬件。

從用户角度出發,回到用户本身,不試圖強行扭轉用户喜愛。這些看上去簡單的規則,不經過一些坎坷,理解起來總是不那麼深入。

還有一種做法是,把前沿性技術率先推出去,用一少量用户身上,再通過宣傳卡住用户心智,通過迭代完善產品,比如眼下,是否需求將不能適應強光、多環境狀態下的屏下攝像頭技術推出去,獲得創新聲量?OPPO也在不斷權衡。

這個過程中,OPPO也有自己的執念。有些手機公司感知到用户關注的點之後,拼命地去滿足,在感知不明顯的地方,拼命地節省。比如雙聲道外放有否,這在用户調研中並不排在問題單中前列;還有手機邊框,為了美觀,車牀上多割一刀,每一刀摺合成本8元錢。如果產品賣出去100萬台,則耗費800萬元。雖然並不是很多人意識到這些點,OPPO卻很堅持。

外界看似不穩的產品節奏,可能恰恰是OPPO在快速感知需求,在產品定義上積極嘗試,逐漸找回屬於自己的爆品感覺。

安卓手機創新者

像一個敏感的優等工科男一樣,OPPO公司有時可自信地抬升安卓手機天花板,偶爾又因為創新過於超前受到市場懲罰之後,顯得手腳慌亂。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OPPO是安卓陣營最堅定、最勇敢的創新者。截至2020年,OPPO至少給安卓機陣營貢獻或者促成了兩大領域開創性技術。

第一,拍照方面。OPPO一直專注手機的拍照技術創新,早期開創了手機自拍美顏時代。這是明的一部分。暗地裏,很少有人知道,早期手機處理器芯片裏,沒有集成ISP芯片。ISP即圖像信號處理,相當於手機相機的大腦,是圖像處理的硬件核心,參與處理圖片的對焦、曝光、合成等完整過程,對成像效果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OPPO通過在影像領域不斷向高通提出要求,最終促成了高通集成圖像ISP處理器芯片早日面世。OPPO成為高通戰略性合作伙伴。

又比如充滿想象力的潛望式結構,通過橫向排列,以縱向空間換橫向空間,將可光學變焦的設置在一個小小的攝像頭模組裏,於2017年初最早推出。

第二,OPPO完全自研的閃充技術、超級閃充技術,改變了上億用户充電習慣。現在,有了超級閃充,很多用户不再像以前那樣每晚睡覺前給手機插上電,而是很隨意地早上醒來後,洗臉刷牙的時候,給手機插上電。手機行業創新看似很多,像OPPO閃充這樣引領行業技術的有幾個?

創新意味着可能失敗。2016年底,行業內全面屏手機流行,手機從設計、策劃至上市,至少需要12個月以上時間,信心滿滿的OPPO產品部門定下一個宏偉計劃——一款沒有劉海、屏佔比超過90%的全新全面屏手機,提上日程。

看過樣機後,李傑認為,這是一款驚豔之作。OPPO內部自從Finder、Find7系列手機之後,對Find系列上上下下都有了“潔癖”一般的期許。Finder引領了全球輕薄手機,Find7向世人展示了充電可以如此之快。如果沒有讓自己足夠興奮的地方,寧願空缺。就這樣,Find系列一口氣歇了4年。2018年6月Find X在巴黎盧浮宮全球亮相,則是要向外界表達一種區別於蘋果手機,探索安卓陣營全新可能性的志氣。

一時間,升降式結構成為一種風氣,多家手機公司投入研發。當時一個重要影響是,用於升降結構專用馬達產線產能不足,加大投入,擴建了多條產線。現在,升級結構打入市場“冷宮”之後,當初大額投入成為一種暫時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

這就是創新遭遇商業殘酷的一面。

難道僅僅因為幾次折戟沉沙,就在技術創新前沿裹足不前嗎?實際上,一家行業引領性公司與跟隨性公司最大的區別不在於市場佔有率高低,而在於公司文化基因裏有沒有求變因子。

谷歌就是為一個通過試錯成就偉大的例子。儘管谷歌在多個領域不斷地失敗,比如谷歌眼鏡、Google Plus、混合通訊服務Wave和Gmail插件Buzz等等,但谷歌卻打造出了一支不懼失敗的團隊,並且鼓勵團隊成員從失敗的產品中吸取經驗教訓,勇於試錯,相信不斷試錯者終會得到市場獎賞。事實正是如此,谷歌推出超過 10 億用户的 Gmail、Chrome瀏覽器,以及最大的操作系統 Android。

重拾創業心態

有過輝煌,有過低谷,接下來進入第三個階段,面對新的競爭環境,OPPO是否能夠擁有“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管理層重拾創業者心態”的能力。

創業者心態是回到出發點,堅持事物的本質,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因外界壓力而自慚,也不因外界推力而忘乎所以,更不會因為物質條件變好,而心生驕奢。實際上,放眼未來,進入無人區,科技創新每進一步的開銷都是天文數字,財務實力再雄厚的公司都將面臨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

無論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索尼公司為研發特麗瓏電視機,幾乎拖垮了自身;還是近幾年孫正義的軟銀公司,在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押上重注,吞噬了成百上千億美元,險象環生。OPPO內部認為,這些案例都指向一個現實問題——保持創業者心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通過創意思考與理論推演,尋找到最值得推進的機會,方可以避免險於困境與被動。切不可大水漫灌,遍地開花。

回到2007年5月份,當時OPPO年輕干將劉君承擔起搭建⼿機團隊的任務,從⾏業內招了一些有經驗的⼈,完全是初創公司樣子,天天泡在⼀起聊,相互學習。在研發出的第⼀款功能⼿機按下電源鍵,系統調試成功,有了開機畫⾯和聲⾳之後,“像孩⼦誕⽣的第⼀聲啼哭。”

劉君興奮地拉住團隊合影。不過,“興奮只持續了⼀秒,”劉君説,當時⼏乎所有功能機都⽤同樣的系統⽅案,開機都是同⼀個鈴聲,界⾯、壁紙和遊戲全都是一樣的。有些研發人員不以為意,認為不需要改變,劉君認為不妥,不過沒有解釋過多。第二天,他拉着這些研發人去走訪市場,在一遍一遍地聽到重複的開機聲音後,這些研發人員表示接受不了,必須要改變。

加大研發投入,用於提升用户最本質、最在乎的體驗和需求,一切以用户為原點,才是修定爆款指南最終宗旨,也是OPPO做手機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