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喬布斯還在世,我們現在是否可以買到一輛“iCar”?
這個問題註定不會有答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公司正在全面佈局汽車業務。
近日,摩根斯坦利分析師的一則發言,再次將蘋果公司造車的話題推至風口浪尖。
這位分析師稱,蘋果公司今年將在研發層面投入近190 億美元,相比於2018 年的研發費用增加約50 億美元。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新增的研發費用將大部分投入到汽車項目中。
截止目前為止,蘋果公司已挖角特斯拉員工超500人,整個汽車項目核心團隊超過2000人,還公佈近70項汽車相關專利。那麼,來勢洶洶的蘋果公司,其造車計劃真能如願嗎?
1、蘋果公司的“造車實力”
雖然造車失敗的例子有很多,但我們還是應該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從蘋果公司身上,或許我們可以先着眼於其搞了6年的自動駕駛技術,看看到底如何。
去年,在號稱自動駕駛聖地——加州披露的年度報告中,公佈了世界範圍內36家企業的路測數據。
百度排名第一且遙遙領先,谷歌Waymo緊隨其後。
排名前十的企業中,除了百度之外,還有3家都來自中國,分別是AutoX、小馬智行、滴滴。
而號稱在自動駕駛行業投入頗多的蘋果公司,大家猜猜排名多少?第十三名。
事實上,判斷自動駕駛技術水平高低,最主要看的是接管次數。即自動駕駛系統出現了技術問題或安全問題,需要人類駕駛員接管汽車的情況。
技術越好,行駛距離越長,接管幹預次數越少。
排名第一的百度,平均每跑18050.0公里才需要人工接管一次,相當於從中國最北(漠河)到中國最南(三亞)跑了3.5次。
備受期待的蘋果公司無人車,每次人工接管後平均只能撐117公里,還不夠從廣州開到深圳。
相比於榜單上的其他選手,蘋果公司的投入可以稱得上“事倍功半”。
如果按照當年的規劃,時至今日蘋果公司應該會推出一款劃時代意義的自動駕駛智能汽車。
然而事實卻是,命運多舛且燒錢無數的蘋果公司“自動駕駛計劃”至今無所建樹。
曾經有一段時間,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是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忠實信徒。但在去年的一場活動上,他卻説:“我真的要放棄自動駕駛了。”
就在去年,蘋果公司甚至把自動駕駛項目中近200多名員工遣散。
這就是蘋果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初次嘗試”。算不上成功,但也談不上失敗,只能説是中規中矩。
2、錢再多,也難撐
那麼,在自動駕駛領域沒做出亮眼成績,蘋果公司的造車計劃還能如願嗎?可能很難。
畢竟強如新造車行業龍頭特斯拉,近年來在量產交付、實現盈利等方面的實際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而中國造車新勢力過得更是慘淡。
據啓信寶數據顯示,威馬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分別在2019年3月、8月和11月完成了C輪融資,其中理想汽車更是計劃最早於2020年上半年上市。
但融資、上市背後,其實是整個新能源汽車難以掩飾的傷疤:連年鉅虧,債台高築,自身造血能力嚴重不足。
即便是蘋果公司資金實力雄厚,經得起造車燒錢,仍有不少困難擺在眼前。
例如已經放棄造車的戴森,在2019年10月宣佈停止造車時就提到“不賺錢,商業化太難。”
簡單的一句話,已經指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大的痛點。
在造車的幾年中,戴森不與其他整車製造商合作代工,自己集研發、生產、運營等於一身,這給後續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
除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之外,還需要具備汽車平台、整車製造經驗、零部件供應鏈、智能互聯技術等,技術門檻遠遠高於家電行業。
當這些困難一一擺在眼前,蘋果公司或許也未必能很好的處理。
此外,蘋果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成績並不亮眼,打造出來的產品又能擁有什麼優勢呢?或許,蘋果公司可以先嚐試從汽車生態系統的角度發展。但如若想從汽車產品直接切入市場,風險太大也太難。
3、寫在最後
親自打造“革命性”的產品,似乎是繼承喬幫主意志下蘋果公司的基因和宿命。
眾所周知,不同類型的支柱產業確實存在很高的行業壁壘,互相可以融合與分享,但直接跨界取代是很困難的。
而汽車產品的複雜度以及對安全性的要求,卻遠遠高過高度集成化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
這也意味着,為了突出優勢,蘋果公司必須在造車這條“不歸路”上長期投入下去。
事實上,技術領先、性能卓越以及超越當前市面上現有品牌的優越智能體驗,幾乎成為大家對“蘋果公司造車”的期待。
同時,隨着造車時間表的拖延,還會不斷抬高大眾對其的心理期望。
如今,蘋果公司的造車大業已經陷入到自己製造的無比艱難的創新困境中。
要麼在沉默中再次爆發,要麼在爆發中走向潰敗,這將是蘋果公司“閉門造車”不得不承受的性命攸關的結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