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安排也不好使!中國足球再遇個性教練,輕易不妥協!
近些年來中國足壇一直有一個爭論,那就是到底是外教好還是本土教練好。而就近十年的輿論環境來看,大家普遍認為還是外教好。而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們中國足球的水平不夠高,所以本土教練就很容易被貼上落後的標籤。所以在十年前中超金元模式開啓之後,我們俱樂部有了錢,第一時間都是去請大牌教練,甚至是歐洲冠軍教練團隊。就是希望這些先進的教練團隊,能夠把先進的技戰術理念帶來幫助中國足球成長。
而且這些年我們的球迷也是對外教有着天然的信任感,所以我們的俱樂部如果請外教,大家都會覺得俱樂部有追求,對新賽季有期待。但是如果球隊請的本土教練,那麼球迷就覺得完了,這俱樂部今年是要保級了。甚至球迷們願意看到外教帶不好,再請本土球員救火,也不太願意球隊直接請本土教練、也就是説我們的本土教練只能做髒活累活,費力不討好。因為降級了主教練還是首當其衝的負責人。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球迷也會陷入矛盾。因為我們會發現,十年間我們請來的大牌外援無數,但是成功的寥寥無幾。而取得成功的一些外教也基本上就是靠外援打天下。就是説他們找到了可靠的外援,外教讓所有的球員以外援為中軸線踢,最後取得勝利。而我們的中國球員也徹底被邊緣化。到後來就是沒看到先進的技戰術,我們的本土球員倒是越來越差了。所以當一些外教在中超帶隊還行,一旦進入國字號執教,立馬原形畢露。比如帶廣州恆大拿下亞冠的裏皮,到了國家隊帶隊主場拿不下印度和巴勒斯坦,客場也贏不了菲律賓,讓人唏噓不已。
所以我們也會反思,為什麼有些外教在海外這麼成功,卻很難在中國取得成功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外教沒有真正地瞭解中國足球,甚至瞭解中國文化。因為中西方的文化是幾乎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觀、價值觀也迥然不同,所以如果一個外教總是抱着西方的一套,在中超就帶不好,因為在中超,球員不會主動找你説問題,都是等着你來問,你不來問,那大家就憋着,憋久了,就會爆發危機。而且也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的差異,所以很多先進的理念需要消耗和改進之後才能在中國足球落地,如果直接搬過來,就會成為空中樓閣。這就是外教帶隊的難處。
那本土教練是不是可以翻身了呢?目前為數不多的中超幾個本土教練帶隊成績都不錯,而且李鐵還成功晉升成為國家隊的主帥。因為大牌教練的到來,這些年我們的本土教練和大牌外教學習了很多先進的理念,而且他們也是足夠的努力。再加上他們本身與中國球員沒有文化上的隔閡,所以他們能夠做到把自己的理念快速地貫徹到球隊。於是我們看到了,像李鐵、李霄鵬、王寶山、謝峯等等他們的成功。很多媒體也預測本土教練的春天來了。
不過本土教練也有本土教練的問題,那就是對於俱樂部領導或者上層的要求容易妥協,無論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的要求。所以被幹預多了,就容易走偏,最後走向失敗。而這樣的例子在國字號比較多,尤其是年輕的國字號,基本上都是本土教練執教。所以如果有些什麼新的想法,也是年輕的國字號去實踐,比如曾經的國奧打中甲,國青打中乙。看似增加了球員的比賽經驗,但其實首先是對手不認真,因為不涉及到積分,而我們球員因為無法帶領俱樂部打比賽收入減少,所以也興致不高,到最後鍛鍊的價值就大大減少了。不過我們的教練還是會去做,而且即便是知道這樣可能效果不大。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碰到比較會堅持自我的個性外教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不會因為額外的要求和安排去妥協,他們有自己的計劃,也只願意按照自己的計劃來。比如足協本來制定計劃,想要U22國足打中甲,但是U22主帥揚戈維奇卻對這個安排不太滿意,他在接受《東方體育日報》採訪時直接回懟説:“如果U22國足不能保證全主力出戰,那麼寧願不參加中甲聯賽。”對此媒體該媒體認為,“國字號”球隊參與聯賽對聯賽的影響顯而易見,目前很多球員已經在各自俱樂部打上主力或者是主力替補,如果能得到出場機會,鍛鍊價值要超過代表U22國足打中甲,所以中國足協對於他們留在原俱樂部參賽也表示支持。但這樣的做法同時也很容易造成在俱樂部得不到出場機會的球員到國足卻打主力的情況,所以主帥揚科維奇已經明確表示,如果U22國足不能全主力出戰,則寧願不參加中甲聯賽。
其實很容易理解,揚戈維奇如果帶的都是U22國足的替補打比賽,一個賽季下來,要踢大賽了,結果主力回來,陣容又要重新調整,完全打亂,這個意義就不大了,甚至還增加了不少麻煩。如果想要這個有意義,那麼就要讓主力都上,這樣鍛鍊才有價值。然而俱樂部會願意嗎?所以這個難題又拋回給了足協,讓足協去重新思考。
你認為最終揚戈維奇會妥協帶球隊打中甲嗎?你覺得這樣的意義有多大呢?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