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馬拉松21人殞命,警示極限賽事必須“極限預案”

山地馬拉松21人殞命,警示極限賽事必須“極限預案”

山地馬拉松21人殞命,警示極限賽事必須“極限預案”

  5月23日,直升機在事發區域搜救失聯人員。新華社記者範培珅攝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王恆志)5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山地馬拉松21人殞命,警示極限賽事必須“極限預案”》的評論。

  截至23日中午,在甘肅景泰縣舉辦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遇難人數已增至21人。一場在圈內人看來難度並不大的越野賽,因為突然遭遇極端天氣,變成了選手不堪回首的“現實版荒野求生”。這對國內方興未艾的極限運動,無疑是一記響亮警鐘。

  挑戰極限、超越自我,是極限運動的初衷。但是,任何極限運動都有其“極限”,知其不可必不為之,才能盡最大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172名參賽者中有21人遇難,教訓何其慘痛——無論是賽事主辦方還是參賽者,都要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首先要指出的是,這是一場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其難度與危險指數與尋常的城市馬拉松完全不同。參賽者要在山地連續跑十多個小時甚至更久,賽道絕大部分都處於無人區,無法和城市馬拉松一樣擁有便捷的補給和及時的救援,因此對參賽者能力要求極高——本次比賽限額400人,最終只有172人蔘賽。

  從一些參賽者事後發佈的信息看,甘肅白銀舉辦這項賽事已是第四屆,各項籌備組織已輕車熟路。不少參賽者感覺主辦越來越細緻,且賽事難度相對不大,以往未出現過任何風險,能參賽的也都是有豐富越野賽經驗的高手。那麼,悲劇究竟是如何釀成的?

  比賽過程中突然遭遇極端天氣,當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很明顯,主辦方對於極限運動賽事舉辦條件的認知,也有不到位之處。雖然據媒體報道,前一天的天氣預報沒能預測出極端天氣,但比賽出發時明顯降低的氣温和開始變壞的天氣,是大自然第一次預警。

  要求主辦方此時叫停比賽,或有事後諸葛亮之嫌,但隨着天氣條件持續惡劣且無好轉跡象,主辦方應該能預估潛在的嚴重後果,更有責任防範活動“超限”。有網友稱,如果能及時終止比賽,情況肯定要比現在要好。畢竟,這種越野賽救援難度極大,初期僅僅依靠藍天救援隊很難及時救助數量眾多的失温參賽者。

  值得注意的是,遇難者中不乏圈內頂級選手。大批高手遭遇“滑鐵盧”,也説明參賽者對極端天氣的準備和應對也有不足之處。誠然,極限運動就是為挑戰極限,但這並不意味着要拿生命和安全冒險,參與者也應敏於風險、隨機應變,共同守住安全底線。

  近年來,各類極限運動在國內開展得如火如荼,如馬拉松這類相對低門檻的極限運動甚至有“遍地開花”之勢,但安全這根弦似乎繃得還不夠緊。如今,不少地方熱衷於上賽事、搞活動,極限運動作為小眾賽事也得到了很多地方青睞。辦賽熱如何看,或不能一概而論,但確鑿無疑的是,一些極限運動畢竟在國內開展時間尚短,專業人才相對匱乏,在正常條件下辦賽尚可依葫蘆畫瓢,一旦遇到突發極端狀況,往往缺乏及時正確的判斷和應對,先降降温是必要的。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希望這場悲劇能給更多人敲響警鐘,如果我們事前、事中都能保持敬畏之心,時刻關注賽事和自身“極限”所在,科學、周密制定“極限預案”,或許就能斬斷從天災到慘劇的那道連線。(參與記者楊紹功、潘曄)(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3 字。

轉載請註明: 山地馬拉松21人殞命,警示極限賽事必須“極限預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