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60多天,各國冬奧健兒陸續來華參加測試賽,進行積極備戰和最後衝刺。可就在這個時候,個別美國政客卻又開始炒作所謂“外交抵制”冬奧會云云。對此,世界田徑聯合會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直言,這隻會是“一種毫無意義且有害的姿態”。
“毫無意義”,一針見血。現代奧運會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國際奧委會主導的活動,最大的主角是運動員。東道主國作為承辦方,目的是為全球冬奧健兒搭建一個追逐夢想的舞台,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一個在奧林匹克旗幟下增進友誼的機會。至於各國官員,是否出席奧運會,應該由本國奧委會發出邀請,且最終決定權在國際奧委會,其來或者不來,板子根本打不到中國頭上。那些心懷不軌、煽風點火之人,自己未獲邀約,卻跳出來説“我不去”,純屬強行“加戲”,完全是自作多情、自我炒作、自欺欺人。
這樣的“抵制”表演,我們並不陌生。百餘年來,奧運會讓人類摒棄宗教、性別、種族、意識形態等差別,共同在五環旗下相遇,但政治因素始終如影隨形。冷戰期間,美蘇曾相互抵制對方主辦的奧運會。可到頭來“抵制什麼都沒有得到”,真正受到“懲罰”的卻是職業生涯短暫而寶貴的運動員。卓越、友誼、尊重是奧林匹克核心價值觀,是維繫奧運會的基礎。對於備戰四年的各國和地區運動員來説,奧運賽場更是爭取榮耀、成就夢想的地方。渴望參加北京冬奧會,是全球運動員最基本的權利和最強烈的共識。妄言“抵制”,既是在公然挑釁和反對國際奧委會、國際體育界和全球運動員,也是褻瀆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理想,是十足的自私與狹隘。
所謂“外交抵制”,不過是一些人再度拋出的“中國威脅論”的變種。美國新政府上台以來,美方就對華關係反覆提出競爭、合作、對抗等多個説法。倘若美國真有意與中國合作,並在國際舞台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就應該徹底終止對華打“冬奧牌”的念頭。從歷史經驗來看,體育交流可以成為緩解國家間緊張關係的“潤滑劑”和“推進器”。上世紀70年代,“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震驚世界,中美長達20多年的隔絕“堅冰”就此被打破。50年後,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在休斯頓世乒賽再續佳話,在賽場上傳播真誠與友誼。這是好事情,更是好提醒:互相尊重、親和友善才是共贏之道,借體育搞所謂“外交抵制”有悖大勢。當然,對於那些迄今仍不死心的人而言,我們還不妨提醒他們注意另外一個事實——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曾遭遇“抵制”雜音,最終中國卻向世界呈現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讓握手取代分歧,讓掌聲取代噪音,讓公平競爭取代矛盾衝突,一直是奧林匹克的意義所在。我們堅信,兩個多月後,在熊熊的奧運聖火下,一切政治伎倆都將消弭於無形,全世界人民必將團結一心,共享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一起向未來”。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