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之帆實現冬夏“兩棲”轉換

冰之帆實現冬夏“兩棲”轉換

冬奧場館巡禮

可滿足冬奧會冰球比賽需要,也可服務花滑、短道速滑等項目;可實現冬季和夏季運動項目的“兩棲”轉換;消毒機器人、空氣消毒機均已“上崗”……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國家體育館,揚帆待航的“冰之帆”正在等待制冰,冬奧會前場館仍將進行多次演練,賽時將提供洗衣、隊陪等服務。

目前已具備辦賽條件

國家體育館暱稱“冰之帆”,如此詩意的名字主要來源於它的外形。如果站在奧林匹克塔上瞭望國家體育館,它猶如一艘在奧林匹克中心區湖畔平穩航行的巨型帆船,其弧形的造型亦如帆船蓄勢待航。

國家體育館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蹦牀比賽場館,明年將作為冰球比賽場館繼續服務於北京冬奧會,其改造工程已於2020年12月完工。

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城區場館建設處孫國君介紹,此次改造主館增加了製冰功能和除濕系統,在其北側新建冰球館作為訓練館,並增設更衣室等設施。改建後場館總面積約9.8萬平方米,配置兩塊符合奧運賽事標準的冰球冰面,冬奧會時一塊用於正式比賽,一塊用於賽前訓練熱身。

改造後的國家體育館冰面既可滿足賽時需要,也可轉換為花滑、短道速滑等項目場地,極大提高了冰場利用率。同時場館還實現冬季和夏季的“兩棲”轉換,具備冰場和夏季運動項目場地的雙向轉換能力。目前該場館已具備辦賽條件,並經過“相約北京”測試活動的檢驗。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新建訓練館與主館風格統一,其外立面採用玻璃幕牆設計,使用了一面光滑、一面凹凸的冰花圖案的壓花玻璃,彷彿一片片冰花雕琢在場館上面,光彩奪目。

賽時提供洗衣、隊陪等服務

目前,國家體育館內已經保潔完畢,正在等待制冰。工作人員正在搭建觀眾信息亭、失物招領處等賽時服務設施,準備迎接冬奧會。賽時,觀眾將從東門進、南門出,整個流線涉及的服務信息亭、失物招領處等正在完善中。在冬奧會賽前,場館仍將聯合各方舉辦多場測試和培訓活動,確保工作人員熟悉賽時的各個環節、流線和應急事件處置辦法。

冰球運動有其特殊性,厚重的運動裝備,超長的器具,運動服需要烘乾,冰刀需要經常打磨修整等,因而對運動員更衣室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體育館場館運行團隊常務副主任雷鳴介紹,改造後的場館配備12個永久性更衣室和4間賽時更衣室。

此外,冰球場館是唯一一個要在現場為運動員、裁判員提供洗衣服務的場館。經測算,在國家體育館清洗的衣物多達5萬餘件。為此,場館計劃將啓用2台工業洗衣機和2台工業烘乾機,相當於日常家庭用的40台洗衣機和40台烘乾機,賽時洗衣房將24小時為運動員提供服務。

冰球比賽也與其他項目有所不同,需要組委會為每支球隊配備隊陪,這一角色肩負着隊伍與冬奧組委和國際技術官員溝通的重任。雷鳴介紹,為此,冬奧組委專門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等高校招募了一批綜合素質較高的研究生,確保溝通順暢。

科技防疫產品紛紛亮相

據介紹,疫情防控是賽事的重點工作,科技運用也是本次測試活動的一個重點,採用消毒機器人、空氣消毒機、空調新風消毒模塊等科技手段,實現測試活動疫情“零發生、零感染”。

在場館內,北青報記者也看到多款防疫產品,比如在運動員通過區域,一台自動噴灑消毒水的消毒機器人一直在穿行,按照工作人員設置的任務,對指定地區進行消毒。

國家體育館公共衞生和防疫經理包衞華介紹,像這樣的消毒機器人一共有6台,另外,場館內還有一台安全健康機器人,它負責嚴查進場人員的疫情防控信息。“進場人只需要將身份證一刷,機器人就能顯示他的核酸證明、疫苗接種情況等信息。”包衞華説。

此外,為確保閉環管理無漏洞,場館內還設置了智能物流存儲設施,“環外”的物資可通過這個像快遞櫃一樣的設施進入“環內”,避免人員交叉。

文/本報記者 劉洋 文/本報記者 黃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4 字。

轉載請註明: 冰之帆實現冬夏“兩棲”轉換 - 楠木軒